摘要:声乐教学是初中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认为声乐教学就是单纯的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学会唱歌,但作为中学音乐教师的我们知晓,音乐专业中的声乐教学,决不仅仅如此。所以,在实施初中音乐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采用正确的、创新的、恰当的方法,以下就是笔者的一些粗浅分析,希望可以给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声乐指导;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各个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培养,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人,而这就直接提升了音乐学科教育的地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指导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当传统的声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下,学生多不愿开口发声,音乐课堂常常是死气沉沉,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展开了几点粗浅的分析,希望可以构建趣味满满的音乐声乐课堂,让学生学好声乐,绽放个人艺术魅力。
一、初中音乐声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音乐是初中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开展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全面育人观”的需要。但在具体的初中音乐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问题一:初中音乐教师对声乐教学存在错误的教学认识,声乐教学一再处于被忽视的困境。其实,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单一能力和素质的人,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为在当今乃至未来时代,社会对于多元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多,因此,如果仅仅培养单一才能的人,显然是无法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二:音乐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声乐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涣散,教师机械式的适用一些纯理论教学方法,初中生被动接受理论灌输,音乐课堂成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负担,如此,又怎能提升初中生的声乐学习效率和质量;问题三:部分家长朋友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漠不关心,更有甚者还对孩子灌输“音乐学习无用论”,试想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影响下,教师想要打造家校沟通的声乐教学模式,想要取得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将会有多么困难。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来看,探索创新、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声乐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1)关注声乐教学,树立与时俱进的声乐教学观
声乐教学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初中音乐教师若想将声乐项目教好,那么,就需要不断的去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比如,作为中学音乐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就要去积极关注声乐教学,革新声乐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禁锢理念,此外,还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新颖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重视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和教学转变,需要知道的是,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发声的特点和技巧,用一些发声训练技巧来修饰和完善自己的声音,就此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如此,学生的演唱才会流畅、自如和动听,这便是新时代的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具备的声乐教育观。
(2)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让学生敢于歌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初中生学唱歌曲,进行声乐练习中,我们要尝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会主动去哼唱,感受音乐中旋律和节奏的变化,改变学生连哼唱都不敢的声乐教学现状,鼓励学生一步一步迈向音乐舞台,和教师一起演唱,或者是和其他同学一起演唱等。心理学家的实践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不仅含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会有后天的锻炼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所以,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学生先天的影响因素,那么,就可以积极通过尝试,营造良好的声乐训练环境和氛围,带动学生敢于表现和演唱的心理,提升初中音乐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指导八年级音乐上册《大海啊,故乡》一课时,我们可以知晓本课的声乐教学知识点主要集中在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的变化,能够用不同的情绪、唱法分层表现歌曲,在充分应用音频的力度和情感的调节方法,深情演绎整首歌曲,并且在歌曲的演唱中表达对大海、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为了能够让初中生更好的去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笔者还将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向学生做出了简要的介绍,这样他们的心理感受能力就会更强。其次,通过播放这首歌曲,然后向学生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曲目呢?”,学生做出回答,“三拍子”,教师来弹奏琴曲,学生来跟着琴声学唱,找到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实施重点声乐训练,如此,学生在跟琴学唱的节奏氛围中,逐渐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构建了趣味性、高效性的声乐课堂。
(3)区别教学,实施因材施教,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如同文理类课程教学一般,中学生在进行音乐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学习进度,比如,有的学生仅仅借助教师的理论讲解、发音示范就可以领悟到胸腔、口腔和腹腔的共鸣方法,从而较好的完成训练项目,这样的学生我们一般将其化为A类学生,而有的学生是无法立刻领悟到声乐的发声技巧的,凭借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也仅仅只能学到皮毛,但是,这类学生却拥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的问题并不大,此类学生我们划为B类,而 C类学生,一般则表现为训练兴趣较低,并且只懂得一味的模仿,不懂得自己去思考和感悟,因此,这些学生多集中表现为演唱面目表情僵化,气息调节不畅等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初中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差异性的教学任务,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并且通过实施差异性的教学测评,来评定学生的实际声乐学习效果,如此,可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声乐学习的进步,促进全体学生在音乐声乐训练中综合发展。
(4)组织家校合作,构建课上、课下的无缝对接
基于很多家长不理解音乐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初中音乐教师很有必要的去尝试取得家长的支持。因为,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在孩子的一生成长和发展中,家长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很多情况下,家长仅仅认识到了自己监护人的责任,而轻视了教育的义务。这是非常错误的。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做一些家校沟通工作,比如,在家访工作中,向家长朋友派发关于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宣传单,或者是分享一些青少年参加音乐声乐比赛的视频和颁奖典礼,让家长去重视艺术类学科教育,构建家庭和学校音乐教学的无缝对接。比如,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参加一些音乐厅、演唱会活动,在音乐现场感受声乐歌唱的氛围,给孩子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熏陶,另外,还可以在孩子回到家中后,播放一些纯音乐歌曲,让青少年不由自主的去哼唱,坚持如此,则声乐教学的良好效果就会显现出来。
综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我们要关注学生智力教育与艺术修养提升的综合发展。因此,针对当前中学音乐声乐教学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低、恐惧开口发声训练,以及家校合作模式无法构建等等,本文简要概括了几点实施的对策,希望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特点,对症下药,尽量使每位学生的歌唱水平得到进步,这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希望可以看到他们快乐的歌唱以及得到表扬和赞美后笑容,我们也始终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音乐声乐课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掀起音乐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张舒凡.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探究[J].北方音乐,2020(05).
[2]孙学芬.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研究[J].北方音乐,2020(05).
[3]陆晨澄.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声势律动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05).
[4]顾晓丽.钢琴即兴伴奏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