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本习题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对一道数学课本习题的探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期   作者:尹金松
[导读] 从2018年起,全国有17个省(市)加入新高考的行列
        关键词:课本习题  举一反三 创新思维
        从2018年起,全国有17个省(市)加入新高考的行列。可以说,新高考更多注重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战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蓝本,注重课本习题研究,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思维的多向性、跨越性、求异性和综合性,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本文仅以高中《数学必修一》的一个课本习题为例加以说明,以求抛砖引玉。
        必修一P45复习参考题B组T5证明:

        我们注意到,本题中没有明确指出a,b的范围,可见,所求证的式子成立与否,应该与a,b的取值无关。因此,我们紧扣这一特征,将问题进行一般性转化:

                则上述六个函数中凹性函数有(1),(2),(4),(5);凸性函数有(3),(6)等。
                运用这一性质,我们可以尝试证明:

        根据已知函数图像特征,由简到繁,举一反三的推理,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引导学生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感,这是新高考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