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耿波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期   作者:耿波
[导读] 生物是对生命现象加以研究分析与概括,同时从中提炼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
        摘要:生物是对生命现象加以研究分析与概括,同时从中提炼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生物学科课程的价值追求,而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独有的学科素养,也是形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中学生物学科教师要领悟生命观念的内涵,把握生命观念的本质,以达成学科的教学目标,实现生物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生物科和其它学科相比,对生命本源以及生物本体加以研究的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加紧密。高中生在对基础生物知识加以掌握之后,更需要把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进而把其转变成对个人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素质。所以,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这样才能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1核心素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宗旨。具体而言,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并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则是生物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生命观念,即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活动的本质属性反应,旨在帮助学生加深生命认识,促使学生可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1]。而科学思维则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借助演绎法、类比推理、抽象逻辑判断、构建宏观模型的方式,解决生物问题,这也是学好生物学科的重要能力。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的重要方法,是对自己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假设并做出验证的过程。最后,社会责任主要是指通过对生物知识的认识,明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而树立个人在生物圈中应负有的责任,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尽量地保护自然。
        2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利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产生思考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之一是利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产生思考。高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加深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对外界的认知,了解生命的可贵,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在课堂上,教师会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增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自己查询资料,开展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大量的资料,在拓展学习视野的同时,形成对生命更系统的认识,并能在细胞培养的实验中认识到生命的顽强,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此为延伸,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借用时事新闻或者一些身边人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2.2改进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之二是改进教学设计。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渠道来源。

以往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选择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案,往往是依照主观经验尝试探索,这不仅容易造成教学进度拖延,同时也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依托大数据系统,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利用分析,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实验资源需求诊断报告。这样,教师就可以依托报告,对实验设计方案在实验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判断,并作出切实合理的改进。例如,在进行实验材料选择时,借助大数据系统,可以从材料本身特点、材料或缺难易程度、实验材料价格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这样就可以从中找出最适宜的实验材料,从而保障生物实验教学的精准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生物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2.3实验研究过程的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之三是实验研究过程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食堂是学生集体用餐的场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实验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从实验探究的目的设定上考虑到生物知识的获取不能仅依靠教材,还需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观察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社会责任,增强生命意识。实验探究从开始样品的收集,到实验分组,最后再到数据统计,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对教材知识和生物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通过学生对教材要进行分析理解,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按照理论的假设,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这种依托于课本的实验设计,从分挖掘了教材,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4深度剖析教材,实现知识与生活实际间的联系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之四是深度剖析教材,实现知识与生活实际间的联系。生物学源于自然,源于点滴生活。教师们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顺应新课标教学改革的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们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并提高学生的有效思考,让学生对生活生物有所了解,并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有效认识。例如,在选修课《生物技术实践》中,课题——果酒与果醋的制作。酒精发酵属于无氧发酵的一种,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度左右,主要起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对于一些常见问题,包括: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枝梗?为什么要进行温度的控制?应当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的污染?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逐一解答,并且鼓励学生回家尝试按照书本所学,自己酿制葡萄酒,看看是否和教材当中描述一致。
        结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生物教师要结合学科核心的要求,以最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进行课堂设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祖国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潇.浅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32):53.
        [2]张学影.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1):167.
        [3]王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69+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