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游戏教学的方法能够对特点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范围当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为此,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习信息素养的提高带来帮助,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的教学配套设施相较于以往也更加的完善。但就实际来看,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未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错误的人为信息技术教学远远不如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都是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在课堂当中,老师讲课、学生听讲,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难以真正理解,不但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失去兴趣,还降低了教学效率。而通过游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带来更加丰富的形式,使教学的趣味性得以提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当中,真正的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2、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指令传达,提高教学活跃性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课堂氛围沉闷,教学内容枯燥而乏味,学生长期面对着难以理解知识和冰冷的电脑屏幕,很容易对信息技术产生厌恶的学习调度。针对这样情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游戏来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如在对“用QQ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先对学生讲解QQ通讯的功能,如支持文字、图片等的实时传输,还可以发起视频或是语音通话。在讲解完成后,教师就可以把所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发送指令“最后一名同学请举手”,在接收到指令后,该学生只能过通过编辑文字、发送图片等的方式来把指令传达于组内的下一位同学,在本小组的最后一名同学根据指令举手之后,教师就可以宣布游戏结束,同时最先举手的小组为冠军,对其进行夸奖,并授予“QQ交流小达人”的称号。
在这一游戏当中,学生对于打字、信息传输、复制粘贴等的功能更加熟悉,掌握了基础性的信息技术知识,真正的做到了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性。
2.2音乐游戏,提高教学趣味性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高的学科,它能够实现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可以通过加深和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对“敲敲键盘,听听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本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认识键盘并端正坐姿,掌握到基础的打字技巧。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进关注到了敲键盘打字,而没有重视本课的“听歌”。为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软件来通过键盘为学生演奏简单的音乐,让学生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被信息技术所吸引。在播放完之后,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分配一个音符,让学生配合演奏各种儿歌,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在演奏前,学生会充分的进行联系,记住自己音符具体的键位。通过音乐游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2.3角色扮演,提高学生自主性
在实际教学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应该过多的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是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如果操作难度太大,学生也容易放弃。所以,教师要适当的减小难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型方法,通过知识+实践示范+学生体验的放学方式,来循序渐进的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对“输入小档案,记录我成长”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对自己的档案进行设计,在档案中,先不对内容进行输入,完成设计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一名学生扮演档案输入员,另一名则扮演提供档案者,在游戏中,两名学生对答案进行交换,然后一名学生通过对另一名学生的询问来了解其具体情况,然后在对档案进行填写。在这样的游戏教学当中,学生对于信息提取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并且还会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通过趣味十足的游戏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晓策.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7).
[2]杨洁.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