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信息化管理与办公在多个领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推进,高校的教学工作不断的紧张起来,且为了解决因为数据量巨大而带来了教学困境,互联网信息化运用于高校教学便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当前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背景;教学管理优化
引言
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及深入探讨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要不断地完善、创新、改革教学管理体系,而教学质量督导体系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都不再适用于当下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教学质量督导体系也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于高校发展需求。
一、“互联网+”的兴起与应用的普遍化
如今,新信息时代已经到了非常火热的阶段。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信息的传播逐渐变得复杂化与多向化。传统的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的单向模式不复存在。“互联网+”的理念通过与具体的应用结合,已在各行各业中找到了落地的场景,其中就包括高校。高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互联网+”的潮流下,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思想来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提高高校信息化水平。把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同“互联网+”的理念相结合,已成为教学管理提升的必然选择。
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优化途径
(一)、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且更加符合现代化的教学需求。首先,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的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为详细全面的学习资源,进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给力的培养与强化。而为了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展开,高校需要加强与其他教育机构或其他高校的教学沟通,进而互相交流在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中的优秀经验以及出现的难题,从而实现星系的整合,并通过对教学信息优化,利用超链接以及超文本的方式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库,进而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获取到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且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充分的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进而以全面、生动且系统性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进而对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进行突出,进而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抑制。同时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也是高校实现性细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枢纽、平台。同时互联网教学管理平台的教学资源共享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习效率。且高校要充分的发挥出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在当前时代的优势,便需要不断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通过对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合来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教学素材、课件等进行完善,进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的系统性,并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教学方式,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对教学资源的科学性、教育学进行全面优化,不断的完善课堂教学所。
(二)、信息反馈与处理体系构建
在高校教学质量督导体系中,信息反馈与处理体系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反馈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合理对于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与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基于互联网思维,对信息反馈与处理体系进行完善和构建。教学质量信息可以按照信息流向分为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两大块。其中反馈信息来自于管理对象,其所反映的是教学质量状态;而控制信息发自管理主体,用来实施质量控制。按照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其中教师信息所反映的是教师的工作质量及评价,学生信息所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及评价。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提高信息反馈速度计处理质量。另外,在信息反馈与处理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重基于互联网思维,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要注重听取广大师生的反馈意见,并鼓励广大师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及意见,这样才能够使得信息反馈处理体系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教学管理环境
在信息化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基础工作量大繁杂,同时需要不断的培训或者自学,提升教务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在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时,除了加强教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基础设施的引进也必不可少,比如高性能的计算机和操作性强的应用软件。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数据,优化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务全过程的协同管理,同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高校信息化延伸到手机端,以及一些智能化的教务服务自助系统的应用,方便教师、学生查询数据,从而提供高效便捷的教学服务,全方位优化教学管理环境。
(四)、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系统中是指由多个功能教室、多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一个虚拟图书馆等其他应用机构构成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与校园网进行自由的网上冲浪、下载各种类型的视频和教育资源等。因为,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与其它的计算机技术并不直接相连,但是又不完全封闭,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资料下载,以及与学校外部进行资源互换,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充分研究不同资料之间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进行头脑中知识的完善和补充。例如:某高校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同其他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相互联系,为两所高校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访问其他学校的网站、浏览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学习资料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较大化的收益,促进全面发展。
(五)、网络图书馆系统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图书馆方面,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同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相互结合形成了网络图书馆系统。这种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找到学生所需要的书目以及查询图书馆中是否存在学术需要的这本图书。除此之外,学术通过将自己的校园卡与该系统的登陆端相连接,可以实现自主登录,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图书查找和翻阅,极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最后,该系统的管理员还可以通过总控制端对学生录入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修改,确保每位在校学生都能享用该系统带来的优势,而不是本校的学生则不可以使用。例如:每学期开学之前,该系统的管理员就可以让该校的学生到网络图书馆系统的登陆端进行登录,只有登陆过的同学才有机会进行资料查询和图书阅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已逐渐成为高校发展的工作重点,其中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实现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相关,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过程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化,对完善教务管理系统、保证管理精确性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提供了推动力。因此,为了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高校应当在今后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视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挖掘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管理融合的价值,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飞,杜焜,王磊,CorazonM.Pasalo.当前高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优化途径[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288-289.
[2]刘一虹.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优化建议[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3-14.
[3]柏小颖.大数据背景下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优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6):297-298.
[4]刘媛.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高校教学管理的优化作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1):131-132.
[5]王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优化分析[J].科技风,2018(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