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大同市口泉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电力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变动风险、税务政策选择风险、企业内部管理风险。加强电力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应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意识,完善人力资源考核评价机制,提高电力企业税务人员素质,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积极开展纳税筹划,提高电力企业的税务管理效率。
关键词: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增强风险应对能力,进而提高电力竞争力,成为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
一、电力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一)外部环境变动风险
所谓外部环境变动风险,是指由企业所不能控制的事项所导致的税务风险。就电力企业而言,电力企业外部环境变动风险是指由电力企业不能控制的因素所导致的电力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是指相关的政策变动风险。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仍然扮演了重要的控制者的角色。政府控制市场经济的手段主要就是各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税收政策不仅是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问题,更是政府调整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税收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会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适时地做出调整。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在处理涉税事项时,密切关注国家税务政策的变动,及时变更企业税务处理方式。
(二)企业内部管理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是指企业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企业税务风险。一般而言企业内部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风险和人员素质风险。电力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是指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不足导致的税务风险。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企业风险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有助于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特殊性,我国电力企业大都属于垄断型企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压力较小,这也就很容易导致电力企业风险意识不足,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而且由于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只关心安全生产的问题,而不关心企业其他经营指标。在这种只重视生产而轻视管理的心态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是由于目前大多电力企业只重视生产,对企业生产问题关注较多,而对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关注较少,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上较为片面,税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税务处理内部监控不到位等,这些都很容易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增加。
二、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
(一)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意识
电力企业员工尤其是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意识,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生产不重视管理的习惯,要知道完善高效率的企业管理对电力企业的生存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电力企业同样存在税务风险的管理问题。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特殊性,我国电力企业大都属于垄断性企业,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压力较小,而且传统的考核指标也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往往只关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问题,而忽视了其他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会日益激烈,对电力企业考核体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在仅仅关注其安全生产问题,而是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问题。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关注除安全生产指标以外的其他指标,其中也就包括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加强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降低电力税务风险,不仅可以保障电力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而且有助于降低电力企业税务成本,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和经验管理效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电力企业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是是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控制的。
(二)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电力企业依法纳税,降低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的基础。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控制税务风险,仅仅认识到税务风险的存在是远远不足的。电力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系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以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进行检测和控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电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完善电力企业组织结构
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设置适当的组织结构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电力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应当能够保证企业法人结构权力的合理划分,以保证企业各项法人权力能够有效运行并能够相互监督,其中主要是电力企业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力的平衡。
2.合理划分电力企业岗位设置
电力企业应当明确划分各个岗位,并明确其相应的岗位职责和相关的责任人员,以保证各岗位人员能够自觉履行其岗位职责。电力企业要做好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以避免出现舞弊等行为,保证不相容岗位的相互监督。其中就税务风险管理而言,电力企业要做好税务人员的配置,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并保证不相容的税务岗位相互分离。
3.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电力企业应当针对该行业的特殊性,建立健全相应的税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时识别存在的税务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保障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不必要的额外成本。
结束语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加强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效率,降低电力企业税务风险,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其竞争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不仅仅需要相关制度的完善,而且需要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的参与,而不仅仅是税务人员的责任,只有全员参与的税务风险管理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真正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李辉.浅析电力企业税务风险及控制对策[J].中国经贸,2018(2):256-256.
[2]廖俊梅.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