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和林则徐是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进行民族反思的先驱性人物。[ 《中国近代史》(上), 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出版 。]1839年底,林则徐开始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HughMurray)1836年在伦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译名为《四洲志》,对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 林则徐率先提倡、实践的“师夷”之说是他精神世界的一次巨大飞跃,也是近代中国精神世界的巨大飞跃,是近代中国逐渐生成的“新文化”的起点。百余年后,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赞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随后魏源在他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对闭关锁国政策以及传统思想形成了巨大挑战。他们两人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民族反思的历史大幕。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打击更加深重,让中国人越来越感觉到在器物上的不足,更加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以奕?、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结果是失败了,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起步,体现了中国人试图从发展近代工业、追求经济工业化的角度对列强侵略的抗争,是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沉痛反思的结果。
1895年的《马关条约》是洋务运动彻底失败的标志,也让中国人开始反思为什么学了西方技术仍然失败。这个时期的民族反思开始逐渐走向更深的层次,于是就出现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追求政治民主化。同样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康梁二人与孙中山提出的政治主张却有明显的区别。究其思想根源,主要是维新变法的失败促使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反思:既然和平改革不成,那只有进行暴力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挽救民族危亡。[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
在1894年初,孙中山整理了他20多年的中西教育所获,针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了他的救国强国理论,展示了他的救国志向和抱负,并上书李鸿章。可惜并没有得到回应,而这期间又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勇猛奋战的将士不得不无奈而痛心地接受因清政府的懦弱而导致的失败。在上书5个月后,孙中山就怀着极大的爱国热情及对清政府的彻底失望坚决地走上了推翻满清统治,创立国民政府的革命道路。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却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根本。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的思想界急切需要来一场疾风骤雨式的革命,也就是许多学者所讲的“辛亥革命的补课” [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1-3卷),刘志琴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这个时期的民族反思已经达到文化根本层次的反思,对于以后的抗争与探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
以五四运动为契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并找到了新的能改变中国命运的思想信仰,那就是从俄国传来的马克思主义,这就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促使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转变。[ 《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朱汉国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受到共产国际思想的启发,在来自苏俄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孙中山重新审视并补充完善了其“旧三民主义”,使其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这体现了孙中山对于革命道路和策略的反思,也成为后来能够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历史新的篇章,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不屈不挠地进行着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在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教训,决定采取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开展武装起义。在经历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失败后,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又一次进行了深刻反思,决然放弃了城市革命道路。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滑轨与嬗变——新民主主义阶段备忘录》,庞公、王东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版。]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遭受过重大的挫折,因此也进行了不懈的反思。1958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特别是经济建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提高认识和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起了积极作用。
建国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反思最为重要的一次应该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关于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马立诚、凌志平主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3月版。]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在经历了“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的民族反思之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人民终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正确革命道路一样,都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及时反思而进行的探索。
无数史实告诉我们: 抗争是一个民族在遭受侵略或重大挫折时唯一的生存之道,不懂得抗争的民族就是要亡国灭种的民族。民族的反思是一个民族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民族,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民族,更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近代以来的每一次抗争与探索都缱绻着中华民族对历史与现实的民族反思,也正是由于这种民族反思,中华民族才能最终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才能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才能朝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