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机会。除了课内时间充分为学生创造阅读机会,还应加大课外阅读的数量和指导。最终实现将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自主阅读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课内阅读通道;课外书的阅读量;阅读时间
古人说:“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豁达,读书使人快乐。”而我认为读书有三大快乐:满足求知欲是第一乐事;与书中灵魂交流为第二乐事;自己的思想在阅读中丰富和成长是第三乐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心灵沐浴书香,构建书香学子,已成为许多教育界人士的共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呢?
我认为应该立足于本班学生实际和年龄特点,让阅读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构建人生理想,不断净化心灵的一个过程。为了不断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和能力,我想不外乎做好以下几点:
一、开辟课内阅读通道
首先,我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将语文阅读教学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另一部分时间用于阅读。因此在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读美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这是进行诵读的绝好机会,如二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中“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吟咏这些精美的文字,字字词词充满灵秀,读之口香,闻之耳净。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为了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真正感悟西沙群岛海水的瑰丽无比,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诵读要求:一要文气贯通,节奏鲜明,尽可能读出美来;二要抓住关键词语品读;三想象读,体会表达方法;四多媒体呈现音像画面读,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读中发现美,感受美,赞美美。学习这篇文章的同时,我又选一定数量的经典美文进行拓展诵读,这类文章优美,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如郑振铎的《燕子》中“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读着读着原先不以为意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全都有了灵魂,仿佛那精美和谐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这怎能不激起我们阅读的欲望呢?
(二)读古诗
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素材。大量地诵读古诗词对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每周会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诵读古诗词,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反复读,或大声或低吟或一知半解地读,教师稍加点拨弄懂诗意后再直至成诵;旁征博引法。即将所学诗词与其内容题材相似、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诗词联系起来学习,从而形成一个知识链。如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名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把几首同一内容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在对比中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象入境法。
(三)读古文
每天早读课我还会利用五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诵读《百家姓》、《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古文。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诵读水平,又加强了学生对古典文化的了解。
为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我在班级还相应地开展了一些活动,如:美文诵读比赛、古诗词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阅读的愉悦,从而激发诵读情怀。
二、拓展课外阅读通道
由于是农村小学,因此学生课外书的阅读情况不很乐观。经过我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没有同学愿意自动去读课外书,当然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也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因此,我认为教师应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渠道,丰富学生个性发展,在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同时,保证他们有时间去潜心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营造浓厚氛围
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应适时将古往今来的名人博览群书的事例介绍给学生听,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枯燥。其次,教师要善于营造读书氛围,我常常在班级内里张贴一些读书标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你读书了吗”等;开展一些关于课外阅读的评选活动,如“读书虫”“小书迷”等;还在我们班级内设置图书角、小书架等。这些方式营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引领着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与生同行,师生共读
就通常的阅读教学与引导方面来看,我们教师往往只是承担着阅读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阅读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大都在教师的视线之外,所以学生的阅读效果不是很好。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提倡阅读必须师生同行,师生共读。首先,教师要想造就一群读书人,自己先要成为一个读书人,因此教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让读书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应经常读学生的书,我时常利用课余时间拿起学生的书读得津津有味,有时还向他们借阅,这样不但能及时了解孩子们阅读心态和需求,便于指导,而且还能带动学生自主阅读。相信有了教师的恰当引导,学生定能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
(三)优化阅读的环境,让校园内时时处处弥漫着书香气息
科学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其最大功能。虽然我们是农村小学,但我们也有图书馆并定期开放,我要求学生每周定期去校图书馆去借阅图书。另外,我在班级鼓励学生捐出自己的书成立班级图书角,并有专人负责,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主开放愉悦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课外书的选择,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让学生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形成愉快的读书心境,同时加强引导家庭文化,让孩子们一步步走进阅读的大门。
(四)家校结合
为使学生在家中有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我多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意义,向家长提出他们所要采取的措施,如:设书橱,不断添加适合学生读的图书,推荐书目,督促引导,亲子共读,经常家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打破以往的预习模式,从预习入手,抓住预习环节,有机地将课外阅读引入学生预习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前,我指导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孙中山的故事,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近几年,我都在尝试将以前单纯的课前预习改为阅读预习,这样的课堂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阅读从来就不会是单向的,投向文字的目光会成为一条无形的渠道,顺着每个学生各自的情感注入他们的内心。相信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完美结合,学生一定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在快乐阅读中理解、思考、体验、积极分享,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走进更广阔的的知识天地。
参考文献:
[1]赵晓娟.享受快乐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核心素养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之我见[J].教育革新,2019(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