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期   作者: 赵同泉
[导读]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内容最多。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内容最多。但课改以来,一些老师认为《课标》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要求,就是说计算教学不那么重要了,进而放松了计算能力的培养,这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实际上,计算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其他数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营造氛围,激发参与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学段学生所感知的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情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充分使用好教材提供的情境,如果有必要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自己搜集或创造学生喜欢的情境,力求课始便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教学片断一: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想听吗?你们认真听,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的眼中充满了期待。
         师:今天小明的老师进行了检测,小明刚回到家,妈妈便问他:“儿子,这次考试题都做对了吗?”小明很自信的说:“妈妈,我都做上了,只有3×7不会。”妈妈着急的说:“那你空着没做?”“怎么会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写了个24.”
         接着我就把三七二十一就写了个24这句话写在黑板上,把这个趣味点与学习内容结合,展开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敢于创新。因此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二、鼓励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源泉,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也可以把思考引向深入,问题还可以发现新的思路。通过问题意识培养、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应该做的中心工作。
         比如,在教学“运算律的整理和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一道基础的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算的题目:×+×,然后问学生:“你能模仿这道题再设计一道题吗?”在大部分学生完成简单的模仿后,再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稍作变化?”在学生完成这一变式练习后,继续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拓展?”这一提问把学生挑战欲望充分调动了起来,通过这样的动态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打开,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找出答案。
          三、做用结合,经历算理与算法的探索过程
         学生掌握并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灵魂,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要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必须要在直观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我觉得这时“小棒”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完成从算法直观到算理抽象的过渡。
         为了便于用小棒进行操作,并且使过程和结果看起来更清楚,我指导学生用酒盒等做成计数筒,标上数位,操作时可以把小棒放在相应的筒内。(如图)
         教学片断二:《两位数加一位数》
         师:20+3=?,并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20+3=23,因为2捆加3根等于23根,所以20+3=23
         师:说得很具体,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
         师:26+3=?,你会算吗?相信一定难不倒大家,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做到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找到计算有困难的同学提问。
         师:朝阳,你为什么皱着眉头?
         生:老师,20+3和26+3不一样,它不是成捆的了。
         师:对啊,那26+3到底应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看一看自己能不能解决。


        
        
        
         摆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明确:先算6+3=9,放入“个位筒”中,两捆放在“十位筒“中,即20+9=29
         当然在探究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艺术在于适时地把握时机,为学生计算指明方向,时刻鼓励学生直至探索成功,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了算法:“捆加捆,根加根”
     四、利用错误资源,引发算理和算法的再认识、再思考
         说到“错误”,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美国老师让学生画苹果,并把作品挂在黑板上展示评比。大多数同学都按照生活中苹果的本来面目精心创作,可有一位同学居然画了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老师先是很惊喜地赞扬该同学的作品很有个性,接着请他说说为什么这样画。“我们家经常买苹果,但我讨厌那些圆圆的家伙,因为它们老是从茶几上滚下来,我不得不爬到桌子、柜子底下去捡,太麻烦了,“说得太好了,还有呢?”“圆苹果装在箱子里很占地方,要是有方苹果,箱子可以装得更多!”
         由此我想到了,假如我们能更多地去琢磨学生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只有找到了这个原因,才能去帮助他,而不是枯燥地、简单、机械地去强调规则。
         教学片断三:《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新授课后,学生开始做二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我发现刘哲同学是这样做的:
         2 4
         ×     3
             6 1 2
         我让他板演后其他学生都笑了,这时他红着脸,低下了头。
         师:大家不要笑,我们都有出错的时候,我们先来听听刘哲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想,先算2乘3得6,再算4乘3得12,所以24乘3等于612(立刻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
         师:谁来帮帮他?
         生1:应该先算4乘3得12,写2进1,再算2乘3得6,6加1得7,就是72
         生2:你这样写成了1捆了
         最后利用摆小棒再进一步理解算理,教师边提问边演示,提问12根应该怎样捆?为什么是7捆?教师指出进上来的1捆就相当于竖式中进位写的1,所以应该先乘后加进位的1。
         师:自己能改正吗?
         师:你们看,刘哲是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进位的写法和算法。
         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我们必须小心珍视并合理开发利用。
          五、丰富训练形式,引诱学生积极投入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
         由此可见,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适量训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熟练化的重要保证。
         1.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按不同的类型制作一些口算卡片,每组20道,每节课前都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练习,开始时不要求快,但要按规定时间完成。日积月累,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2.建立病题卡。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记录在病题卡上。对学生在练习或作业中做错的计算题,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自己改正过来。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起到修正错误,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
         3.训练形式多样化。针对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游戏等活动,比如口算、听算比赛、计算比赛、改错比赛、组间对抗赛、限时赛等。
         总之,培养、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巧妙利用错误资源、丰富训练形式等途径,会使学生不但不讨厌计算,反而会学的轻松、扎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