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载体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期   作者:靳娜
[导读] 新时期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层出不穷,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表达、数字化程度高、即时交流等特点的计算机教学环境

         摘要:新时期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层出不穷,带来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表达、数字化程度高、即时交流等特点的计算机教学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教学载体是教学方面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载体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载体;研究
引言
         当前,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比较成熟的专业,基本上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有计算机应用专业或其专业方向。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水平已取得较快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整体计算机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目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人才要求也大幅度的提高,造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针对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的诸多问题,本文有针对性提出改革措施,旨在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滞后
         现在的信息发展瞬息万变,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更新速度越来越快,Windows和Office的版本基本上每隔两三年就会有更新,而且变化幅度较大,但是学校的书本更新速度较慢,例如现在所用教材讲解的Window7和Office2013都不是最新、最实用的版本。版本的差异和教材的滞后,会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到岗位上后需要重新学习,学生兴致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效果差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除图形图像、动画设计和网络课程的实践效果基本符合要求外,像程序设计类课程、数据库课程实践效果都很难达到预期的要求。诸如程序类课程,像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很多学生上实践课时仅仅是跟着老师敲代码,完全丧失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以致后期的应变能力极其低下,这样的实践效果肯定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差甚远。
         (三)师资力量匮乏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并没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也就是说,教师自身不能根据专业要求来调整教学内容,也缺乏针对性教学的意识,对于实操训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导致学生学不精,而且对于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强,而企业主要看中的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口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不利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这种引进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但是,在教学经验方面,他们比较缺乏经验,并不是教室从业人员,虽然有专业实践经验,但是理论讲课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导致教学实践活动无法有效实施,学生不仅不能掌握重要的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学习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缺失。
二、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载体的构建
         (一)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体化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体化指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计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来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方案。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企业的亲身实践,在学生毕业时能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同时,把学生放到企业进行实践的同时也要提升教师的自身能力,这样在制定教材和教学方案时才能紧跟时代,与时代所需知识同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载体,即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增强了学习信心和兴趣,又提升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还提高了就业率,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得到企业的认可。


         (二)增强教师素质水平
         受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模仿对象,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水平存在着密切联系,即教师教学水平越高、学生学习效果越好。如何短期内转变教师对于物联网时代下专业改革的错误意识,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实际改革的过程,高职院校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人才引进及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以物联网为出发点,组织一系列岗位培训,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并且纳入岗位职责、岗位人数及文化水平等指标进行相关知识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一定物质奖励,增强教师队伍战斗力及凝聚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软件革新速度快,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但是学校因为存书等问题教材更换速度慢。大部分的计算机基础教材是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编写的,专业性及实操性不高,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制订完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时向系部、学校提出更新教材的建议,或者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从而帮助学生将学习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以微视频作为载体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
         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短片。新时期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微视频的制作和观看提供了平台。微视频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载体。计算机专业知识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计算机专业中有些课程理论性强,不好理解,有些内容要花很长时间进行讲解,学生很难记忆深刻。其次,有些课程实践性较强,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再次,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快,系统版本经常更新,操作方式和操作界面也在变换。利用微视频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课前,教师把每次课要讲解的知识录制成微视频发到网络平台,学生直接下载进行观看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上课中,教师讲解课堂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记忆,把每堂课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录制成微视频,方便学生课下复习,学生也可以自己录制微视频把自己遇到的疑问和问题传给教师;在课下,教师通过微视频展览学生优秀作品,解答学生的疑问和问题。
         (五)合理设置计算机专业的课程
         在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合理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迎合时代专业人次需求,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优化,准确掌握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结构完善问题,教师将必修、选修、模块教学及实训操作相结合,让结构更加合理,专业课程建设更加具有实用意义。在选修课程中,教师适当根据学生兴趣删减或者增加内容,必修课中,教学内容融入创新元素,利用选修知识巩固专业的必修知识,确保学生真正学习到专业知识,掌握到专业的技能,并且能灵活应用专业技能。必修课程中,教师要咬住教学知识的实用性,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步骤的讲解。最后,模块知识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动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真正用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多,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如何做到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改革工作,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章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19(02):41-42.
[2]巴图格日勒.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60.
[3]张俊.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电脑迷,2018(09):126.
[4]余琳睆.试论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才智,2017(35):52.
[5]唐婧.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1):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