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与社会学科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有一项是“综合思维”,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落实综合思维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基于综合思维素养各个目标进行相应教学活动设计和实践,对该素养的课堂落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教学实践
一、“综合思维”素养的内涵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本文涉及的“综合思维”,它是指借助历史的眼光观照今天的社会,运用综合的观点纵向认识人类历史进程,横向关注人们社会生活及生活环境,包括时空观念、理性思辨、多元联系和融通创新。
二、“综合思维”素养落实于教学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是对原来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层解读和继承,也是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育人功能的实际需要。而其中“综合思维”素养的落实,最能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文科综合的学科特色,本文结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的教学,谈谈我对“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的实践性思考。
1.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些是注重于空间联系,比如在特定的时间段,在时间无明显跨度的情况下,在空间上转换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解读某些历史地图时,应该培养其相应的空间感知能力。
比如在“红军长征”教学中,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请学生讲述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历。
通过识别相关历史地图培养基本的历史解释和分析能力,是综合思维素养在时空观念这一目标素养中的最基本的体现。把时间定位在长征,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中长征的空间走向,培养的是最基本的历史空间感。通过解读相关图片资料,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转换,帮助学生对长征的经过有一个相对直观的了解,能够清晰梳理长征的过程,也能从中体会长征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为后文体悟长征精神打下铺垫。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些则是注重于时间关联,分析一地长时间的发展史,侧重于对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中,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照片
材料二:中国经过长期的反侵略战争,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提出问题:结合两则材料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
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学生由此得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将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件相联系,整理不同时空事件的发展脉络,对相关事件进行综合的理解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用时空结合的维度去了解和认识世界,这也应该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主旨所在。
2.理性思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史料素材让学生能自主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使其对历史事实能进行合理客观的判断和评价。
比如在“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中,出示以下材料,提出问题。
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美国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之故,也有人认为是因为1945年8月,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之故,你认为这些观点全面吗?试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学生根据所学,经过分析,会得出中国全民族坚持抗战才是迫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美苏参战只是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由此培养学生理性认识、实证历史的能力。
比如在“两种命运的决战”一课教学中,讲到“重庆谈判”,在课堂教学中,可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很大努力。但是,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寓意发动内战。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去探究其本质,从而提高学生鉴别判断事物的能力。这个设计通过分析分析国共两党对未来中国道路选择的不同,启发学生辩证看待问题,体会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以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和其巨大的勇气,从而理解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和意义。
3.多元联系
教师引用相关史料进行教学实践,让历史的学习更加丰厚深邃,引导学生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时空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的分析历史事件,回望历史,思索现今,应该是历史教学应有触及之义。传统与现实不可分割,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学生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理解历史。
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学中,出示以下材料:
每一座城市就像一本历史书,承载着一段段的故事,有屈辱、有荣光、有梦想,某校同学要制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城市故事》图片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出示三地城市图,图一:中共一大会址、图二:广州黄埔军校、图三:南昌,提出问题:
1.图一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件大事?它有何重大意义?
2.图二是国共两党的第几次合作的成果?这个学校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3.图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年之后,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做出的选择。这件事发生在哪座城市?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产生了 什么影响?
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南昌起义,这些发生在不同空间地域里的不同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学习,要让学生跳出孤立的思维格局,要对历史事件更全面多元的思考,在历史的承接和发展中,形成明确的时空观念,学会对知识进行整合整理,多元联系,体现素养立意的落实。引导学生看待历史事件和现象要有辩证的态度,培养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习历史要多元联系理性思考,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也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真正体现。
4.融通创新
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有对历史事件准确敏锐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在经历了历史知识的全面学习,应学会发现和理性分析问题,并且通过前后联系,对知识进行融合贯通,在相关问题上能够做出精准的判断和准确的结论。
比如在“怎样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教学中,出示以下材料。
提出问题:
1.请在下列图表的①②③处填入合适的事件。
2.结合整个知识结构,请你为它定一个主题。
在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这些探索都是向西方学习,是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的深入,都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这就是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之路。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靠学生对历史知识、概念和结论的背诵记忆,还要靠学生真正去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对比联系理性认识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在问题解决中解释历史,整合关联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比如我们讲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学生对“幼稚”走向“成熟”进行了追问,由此契机,引导学生用史实说明中共是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学生在初步了解掌握遵义会议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去分析问题,用史实去实证所提问题。尝试将遵义会议前后中共的相关史实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结论。1921年,中共诞生,后来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北伐战争,但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宣告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来面对国民党的“围剿”,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实际,中共犯了“左”倾错误,造成了要实施战略转移,进行长征,以及在初期遭受严重损失。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从长征的胜利,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并成立了新中国。由此总结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中,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同盟会革命纲领四张图片。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提出问题:给材料一的图片按先后顺序排序。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哪场革命?提到的“先生”是谁?如何评价他?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关于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史实去解决问题,学生能通过分析归纳相关史实,深层次的认识到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独立、民族幸福,不知疲倦地奋斗一生,不愧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史实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教学要让学生发扬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历史事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也要通过归纳整理,总结分析新的问题,探索学科学习的新境界。
三、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觉得,我们的教学要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在日常实践中,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综合思维”素养的关注和培养,将更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和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牛学文.浙江省初中综合社会科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政治教学·中学版,2018(11)
[2]潘承生,刘金金.“时空观念”内涵的理解及教学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