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工作主要强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对学生内心压力的缓解,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不同之处,但是本质上都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当前社会环境较为复杂,高中生心理问题频发,唯有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让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养水平有所提升。
关键词:高中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引言
学校是教育教学开展的主要阵地。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并不具备统一性。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艰难的工作。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阶段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层面和心理建设层面极易出现各种问题。
一、家育和校育一体化,让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家庭教育的教育性虽然不像校园教育那般明显,但是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教育起到促进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情绪非常敏感。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子女心理上的变化;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除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外,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当学生因为成绩下滑产生了不良情绪后,就家长而言,家长不能过于责备子女,家长要和子女进行沟通,了解导致子女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所在,家长要允许子女试错,以锻炼子女敢于承担错误的品格;就老师而言,要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学校教师可以借助开办家长访谈会、家访这样的机会和学生家长当面进行沟通,教师要根据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适当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向家长宣传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重视学生平时的道德品格培养。
二、养成教育,促进德育教育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其目的在于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增强自身的能力。即使我们离开学校,仍然还需要从多方面接受再教育,还要进行自我的教育。在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教师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要把对行为习惯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我能做”自信的基础上上升为“我会做”的更高境界。而养成德育教育贵在指导,重在训练,这种训练要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老师用准确的语言来传递信息。在课后,教育的重点应转移到训练学生的生活、文明礼仪习惯。
三、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注重日常的规范与指导
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育部门、高中学校、班主任都必须不断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现状,为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发展计划,班主任再根据计划加强指导,通过日常的交流与关心,使高中学生愿意同班主任分享内心的苦闷以及遇到的困难等。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日常的规范与指导,以学生为单位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班主任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依据。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内化学生思想认知
在从制度层面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管理约束、开展学生自治的基础上,学校还需要在思想层面对学生进行积极渗透,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当前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心理层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气质、性格、情感、归属等个性化心理需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道德层面,教师要让学生完善自我、不断超越、立德修身。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抒发情感、表达想法、反思感悟,并鼓励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小品表演、个性改编、歌曲演唱等创新性实践活动,将班会变成法制讲堂、心理驿站、悄悄话洞等,用灵活的形式将多种教育元素融为一体,从思想层面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调节心理,并从道德层面对自我进行有效的约束。例如,针对学生考前紧张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学会调整心态、舒缓压力,正视考前焦虑情绪的存在,并把它们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要营造一种积极、平和、进取、互相帮扶的良好班风,让学生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人生的训练场,不断进行提升与突破。
五、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教师自身的行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校园教育的核心角色就是教师,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而且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身为人民教师,需要对学生负起责任,教师的工作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一个班集体的班主任,要更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当学校发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有所下滑时,学生的成绩是一方面,但是主要责任还在教师自身,学校需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每年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时候,不仅要考核该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标,还要从学生和家长哪里获取到该教师的相关评价,要对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个人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与此同时,即便术业有专攻,教师还需要学习一些德育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内,国内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人才匮乏。所以教师应该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以对一些心理存在异常的学生进行心理援助。教师还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以完善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更好的为学生做出表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注重对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有效提升高中学校办学与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重要做法。在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密切师生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杜玉霞,杨书丹.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指导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18-19.
[2]王亚娥,史旭兵.探究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20.
[3]王得祥.高中德育工作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9(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