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自觉地将家庭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家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重要内容,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和感染,家庭这一微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基础性、普遍性、长久性、渗透性、差异性以及情感性等特点,目前家庭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一些新挑战。
关键词:家庭德育环境;初中生;道德教育;影响;策略
前言: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生活环境,也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德育环境,其影响是稳定且持续的。学生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家庭德育环境作用的特点
1.影响结果的独特性
家庭德育环境独一无二,其培养出的孩子具有独特性。每个家庭与德育环境有关的因素各有不同,特别是家庭的文化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都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其纽带是天然的血缘关系。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并时刻接受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品行具有极强的家庭烙印,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2.影响方式的渗透性
家庭德育环境渗透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家庭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在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因此,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固定时间、地点和教育计划,而是遇事而悔,长期、分散、灵活地渗透在家庭生活中。
3.影响过程的长期性
家庭德育环境不是静态的,会不断调整而呈现出动态变化。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年龄段,成员沟通方式、文化环境、教育方法等家庭德育环境因素必然会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个过程具有长期性。
二、优化家庭德育环境的基本措施
1.关注家庭问题,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最直接的德育场所,家庭德育的作用无可替代。家庭中的成员尤其是父母亲,要为学生作出道德表率,父母亲和全体家庭成员要和谐相处,尊老爱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全体家庭成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不断增强德育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第一,家长要调整心态,准确评价和认识子女,对孩子成长目标的期望必须符合实际,切不可急功近利。成长目标、成长方式都是多元的,要因人制宜,不可强求。第二,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氛围,要注意和子女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第三,家庭教育的方法必须得当。要在充分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平等交流,合理引导。第四,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家长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习惯和严谨务实的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2.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家庭德育工作的思路
第一,充分认识家庭德育的必要性,把教育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放在家庭教育的中心位置,要坚决克服和摒弃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尺度。作为家长一定要树立全面的育人观,做到全程、全面育人,有效加强对孩子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切实把育人的要求落到家庭德育实处。
第二,增强家庭德育的针对性,认真抓好家庭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部分家庭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找不到重点,抓不住难点。当前家庭德育的重点内容依然是如何解决孩子知行不一的问题。就是要为孩子建构一套符合时代规律、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建构这样的价值体系必须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感教育、团队精神教育、自主自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现代的、文明的、优良的行为习惯。为此,必须切实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特别是对于有学习困难、行为不良、情感缺失、心理障碍、涉黑涉恶等方面的孩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要花大力气研究解决的对策,力争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第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关爱孩子,进而启迪孩子。启迪孩子的智慧,净化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睿智,是做好家庭德育的前提条件。要了解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情感、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情况,与孩子促膝谈心,做孩子的朋友和知心人。要理解孩子,就必须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心理压力和情感缺陷。要关爱孩子,就必须欣赏孩子的优点,设法创造条件改变、纠正孩子的缺点,就必须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关心、爱护包括有这种那种缺点甚至错误的孩子,让孩子真正体会生命的价值、教育的真谛。
3.探寻科学的家庭德育方法和途径
家庭是学生道德品行养成的第一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德育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家庭环境,关键是要提高家长的素质,以身示范,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全的家庭。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只过分关注孩子的智育,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要把望子成龙的期望值放在孩子健全人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上。要切实减压增效,改变高期望、高压力、高文凭、高收入的误导。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和谐,能够双向沟通和理解的学习、生活环境。
首先,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家长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要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关心他人,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孩子创造劳动锻炼、接受磨练的环境。此外,父母亲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应时刻加强学习和修养,要在各方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只有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才能深得孩子的信任和信赖,才能在孩子前立得稳,才能树立自己的伦理权威,促使其品德高尚、性格优良、心智健全。
其次,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但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和氛围也是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如尊老爱幼、孝敬悌友、互谅互让、邻里和睦等,都是可以营造的。一些家庭关系不和睦,邻里不团结,父母感情不和,教子无方等等,有的家庭成天麻将声声不绝于耳,孩子根本无法安心学习,久而久之,也习染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蛮横无礼、争强好生、欺善怕恶、打牌赌博等等。家庭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进步和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和制约作用。
结束语:
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言行举止、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无形的东西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孩子的情感、意志、信念、品德等非智力因素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利用家庭环境教育的优势,发挥其积极作用,发现并及时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重视家庭微观环境的优化,为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博.新形势背景下中学生德育建设中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65):158-158.
[2]苏冰星.探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对高校学生德育心理环境建设的影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