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研究韩 旭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月3期   作者:韩 旭
[导读] 配网线损问题一直是电网系统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关系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配网线损问题一直是电网系统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关系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营销信息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用户数量逐渐增多,用电规模较之以前也扩大了很多,但是紧随而来的电力系统管理问题也越来越不可忽略。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一、线损的主要内容分析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线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电阻作用下的损耗,即指导线、变压器、电动机的绕组等导体对电流呈现的一种电阻力作用。在电网传输过程中,电能为克服导体电阻必然产会生一定的电能损耗。这种损耗大多是因为导体的电阻引起的,因此也叫做电阻损耗;第二,磁场作用下的损耗,即变压器的升压与降压必须依靠交变磁场。一方面,电动机在建立及维持交变磁场的过程中,生产机械会做功生热;另一方面电流在电气设备中建立磁场并进行电磁转换时,其中的铁芯会产生涡流,从而产生电能损耗。这种损耗大多是在电磁转换时产生的,因此也叫做电磁损耗。
二、现阶段配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
        线损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足,缺乏对于线损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部分员工在管理工作进行中,存在着线损管理工作只是作为工作任务的一种,并且认为保证线损管理制度只是领导的任务,与自己关系不大,难以真正的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进行有效的结合,不能将员工的自身责任进行有效的落实。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难以切实的对于岗位职责进行有效的旅行,进而使得线损管理工作不到位。
        2.2管理措施落实的不足
        现阶段,造成管理措施落实的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线损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以及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部分供电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规范与标准,不能对于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其工作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一个完善的线损管理体系。在执行配网线损制度时,部分单位不能从管理理念、方法以及技术等手段来进行问题的解决,仅仅以处罚的形式对于问题进行解决,难以有效的将问责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进而造成相关管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管理问题经常反复的发生。
        2.3监管考核的不足
        在开展监管与考核工作时,相关监管不能全过程有效的与管理工作保持一致性,考核工作缺乏客观性,难以真正的达到考核工作的开展目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对于一些管理问题较多的单位,缺乏有效的事前防范,并且对于常发性问题缺乏认真的分析。在进行监管与处理时,不能与有效的检查与验收制度进行配合,难以保证监控过程的全面性。在针对于一些责任、问题不够明确和清晰中,由于缺乏具体的责任人员,就会在处于得过且过的心态下,难以将处罚考核进行落实。
三、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措施
        3.1配网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中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精准对比能够对一些大型的电力使用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可以在0.5秒的精准度情况下采集数据,从而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技术内容:(1)DCS系统。DCS系统是可以通过高精准的测量得出数据,检测电力正常运转负荷能力,及时发现、解决不良现象,从而实现变电区的平稳供电。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规定:如果电压超过规定范围,电力调度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因此要保证通信协议接口的可设计性,才可以安全的接入电能表。(2)GPRS公网。在高压输电系统中,无论是负荷记录还是高压表,都需要进行TCP模式激活。其中,负荷记录主要是依靠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优化,一方面,通过扩展、优化相关数据,从而提高处理电能能力,来满足高压电表的功能需求。比如一些常见的断电、送电、电压过电过程等,同时,也可以针对输电设备的电压极限点进行设计;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拓展低电压端的信息显示,能够使其在通信协议、优化数据等多个方面进行负荷测试仪和电压表的分析,从而使这两者达到兼容状态。


        3.2推广新技术与新材料
        目前,我国已经加大了人力与财力投入,研制出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将其应用于配电网络技术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可运用新技术调整电网结构,提高配网系统的合理性与高效性,还可以运用这些技术建立现代化变电站,尽量节约人力成本,实现无人操作。电力企业应利用新材料更换耗能较高的设备与线路,为了保证配网系统安全运行,需安装合成绝缘子、氧化锌避雷器等设备,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3.3重视无功补偿
        为了维护配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企业应重视无功补偿,合理确定无功补偿方式、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等内容。一般来说,对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分别进行补偿,例如高层建筑的单相负载较大,可考虑分层单相无功补偿或自动分相无功补偿。值得注意的是,电容器具有放大谐波的作用,不仅缩短了设备寿命,还增大了配网线损,可使用滤波装置降低谐波影响。
        3.4完善电力营销GIS系统的应用
        由于电力营销业务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客户群体,庞大的业务量需各部门之间展开通力的合作,因而需进一步的推进线损精细化管理在电力营销GIS系统中的运用。如获取其他部门无法获得的数据、实现营销数据的共享、管理故障抢修等业务,这些工作要想得到顺利地开展,都离不开GIS系统的可视化管理。再比如通过GIS系统能够更为快速、及时地在地理地图上找到故障小区的确切位置,帮助工作人员查询信息、开展工作。此外,GIS系统在精细化电损控制方面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监督控制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能够确保用电数据的准确性,保障用户正常用电、维护企业利益。
        3.5构建完善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
        要想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一个完善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是企业需具备较好的监控能力,很好地体现于GIS系统的应用中。二是实时的监控电网,确保用户用电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此为基础,开展管理活动。如遇到故障抢修业务时,借助于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能使得GIS系统瞬时的收到代办故障单、车辆管理等信息,进而帮助营销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最近的抢修人员赶往故障现场。与此同时,也能够实时的监控抢修人员是否及时的赶往事故现场、处理事故。
        3.6监控系统
        首先,该制度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它已经能够监测一天中的线损和抄表信息。同时,也可以对电力成本的错误计算进行分析和处理。其次,系统可以全面监控用户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过滤数据。只要管理器预先设置相应的阈值,系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滤,然后根据管理者的需要显示数据,这可以方便管理者及时发现在正常类别之外的一些数据,并在C中跟踪数据。不断地保证数据异常。该问题的影响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第三,为了使系统在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供电部门必须配合好,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管理方案,将监控类别扩展到系统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并将原来的月损监测改为t。每天进行损失监测,使异常情况发生。这一过程更及时,避免了更大的影响。
结语:
        总之,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电量损失,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并对各部门人员所应担负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另外,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配网中的异常问题,还应当采用有效运用监控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及时监测到各项异常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
        [2]付瑾婕.供电局电力营销的精细化管理和发展思路[J].低碳界.2019(03).
        [3]孙海光.基于智能抄表核算的电力营销业务模式创新[J].电子世界2018(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