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测技术在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可可 汤双威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目前,已被运用到各个领域。
        浙江有色测绘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目前,已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以露天矿山开采应用的旋翼无人机为例,分析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露天矿山开采中的应用,旋翼无人机飞行灵活、适应性强、功能丰富,可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辅以计算机软件完成采剥算量、边坡监测与稳定性分析以及灾害可视化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露天矿山在相关工作中的效率。
        关键词:露天矿山开采;无人机;航测技术;地质调查
        引言
        由于地质构造和外部条件影响,岩体内留下了大量方向不同、尺度各异的破裂结构面。破裂结构面是岩体中强度最低、抵抗变形能力最弱的部分,它们的存在导致了岩体力学强度降低、抗变形能力变弱,使岩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岩体力学强调,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在通常情况下是结构面及其网络的变形与破坏,主要通过结构面的张开和剪切变形来实现。为充分认识露天矿边坡各区域岩体节理的分布规律及质量特征,统计出各区域优势结构面产状信息,需对露天边坡已揭露区域结构面进行系统调查,为矿区边坡岩体质量评价和工程地质分区提供基础参数。
        1无人机航测系统
        传统地质灾害调查多采用人工排查的方法,因矿区面积较大,人工排查仅是点、线的排查,井下一个盘区对应地表排查时间约一周左右,存在排查时间长,排查地点不全面等缺点;常规航测为有人驾驶飞机,但因航拍比例尺小,成本高等问题,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很少采用。无人机航测可成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成本低,机动灵活,特别是在雨季三防期间,对不良地质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可实时多期航拍,第一时间获取现场数据,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无人机的分类及特点
        目前航拍无人机按照机翼种类的不同,主要分为固定翼机与旋翼机两大类。固定翼无人机特点:①载重量相对较小,对拍摄器的重量要求较高,目前只能搭载如GOPRO、卡片机之类体积小、质量轻的拍摄器材;②飞行时机身晃动幅度较大,抗风能力比旋翼机差;③只能掠过式拍摄,不能悬停,不能实现倾斜摄影;④速度快,航程长,效率高于旋翼机。旋翼无人机特点:①垂直起降,可悬停,飞行灵活,易于控制,拍摄角度多变,并能够实现精确悬停,定位拍摄,可够实现倾斜摄影,可更好更直观地建立拍摄区域的三维模型;②旋翼无人机对复杂的地理环境、天气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风能力强于固定翼无人机;③功能丰富,作为良好的搭载平台,更多地应用于工程测绘、救灾、农业播种等领域;④飞机耗电强度大,飞行速度慢,单次航程和工作效率低于固定翼无人机。
        3无人机航测现场工程地质调查
        3.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本次调查采用多旋翼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由轻小型无人机系统和内业影像解译系统组成,主要包括:1)无人机飞行平台:大疆御MAVIC PRO四旋翼无人机(图1)。
       
        图1 大疆御MAVIC PRO无人机
        2)摄影平台:FC220/FC6310。
        3)影像解译系统:三维点云建模系统(图2)。
       
        图2 无人机航测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流程
        3.2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流程
        根据《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对无人机低空飞行进行规划。作业前需进行测区踏勘、控制量测;作业阶段需进行“地面控制点布设→地面控制点中心坐标获取→低空飞行规划→相机参数设置与标定→飞行作业→航摄相片数据采集”等过程。先放置最好大于3处的地面控制标靶点,并采用PTK准确测定标靶点的大地坐标,用于后期处理。无人机升空后通过拍摄多组图像获取岩体结构面图像,要求相邻两张之间图像信息的重叠率大于70%,以满足图像叠加获取三维点云数据。
        4无人机在露天矿开采中的应用
        4.1应用于露天开采过程中的采剥方量计算
        将露天矿开采前后预处理得到的DEM模型应用到矿业工程三维软件3DMine中,先在3DMine中将DEM模型装换为DTM表面模型,通过开采前后的DTM表面模型,建立封闭的DTM模型,最后将封闭的DTM模型分为若干个方格并建立封闭表面模型内的块体模型,对每个方格按照长方体进行体积计算,最终通过将各个方格网累加得到工程量计算区域总工程量,并分别得到采矿量和剥离量。先锋露天矿选用的航测旋翼无人机,每架航次有效作业时间为30分钟,可航拍0.8km²,两个架次就能完成整个采坑的航拍,测量技术员的野外作业效率较传统的RTK测量方法提高了近十倍
        4.2在露天矿灾害可视化及边坡灾害预警方面的应用
        预处理得到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上可以显示地形起伏,并可添加文字符号及地图要素等多种数据,在保证DEM数据、航测影像及地图要素等的位置坐标一致的前提下,能实现露天矿灾害的三维可视化建立。经过镶嵌纠正处理后的航拍影像能够提供清晰完整的地物信息,并可快速成图,满足露天矿灾害的定量评估与地物解译要求。此外,对数字高程模型上的每个三角单元逐个进行纹理映射,可制作更加逼真的露天矿边坡三维数字模型,从模型上量取滑坡区域的宽度、长度、面积、坡度、高程、体积等信息,可完成露天矿滑坡灾害定量评估,为开展边坡监测预警工作,并有针对性地编制防治预案奠定了基础
        4.3智能终端APP:地质灾害调查系统
        现场勘查人员通过此APP应用可以记录隐患的各类信息(如位置、类型、描述以及图形影像),并将获取的信息传回中心服务器管理,也可以接收中心下达的检查任务并执行、反馈。见图3。
        图3  APP初始界面及功能演示
       
        结语
        本文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实现了露天矿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改变过去人工拉网式的调查方式,提高了调查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覆盖人工调查无法到达的盲区,通过与井下采掘情况对比,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井下采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既可实现对露天矿井周边地质地貌的大范围快速普查,又可高效获取高清晰度的地貌照片,清晰分辨出常见的地质灾害,大大增强了地质灾害调查效率,为现代化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手段,但无人机续航时间短,地面控制站有效距离5Km以内,有望在今后的续航和控制传输距离的增加以及多架飞机协同作业,来提高工作效率。本文设计开发了“矿区地质灾害调查系统”,以及智能终端APP,实现了对矿区地表的裂缝、塌陷区、老窑口等地质灾害隐患(问题)的发现及监测,为露天矿区地质灾害普查和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在以后的地形地貌数据获取、露天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土地调查复垦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矿山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姣姣,颜宇森,盛新蒲,等.无人机遥感在西气东输管道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37(6):126-129.
        [2]何碧波,倪峰,郑明灯.无人机航测若干问题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6,14(12):13-14.
        [3]武永斌,李鸿宇,曹宏文,等.地理矿情时空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J].测绘通报,2016(8):104-106.
        [4]涂美义.省级地质灾害应急服务架构及方法体系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2016:57-59.
        [5]赵春波,张海涛,宋志伟.乌努格吐山铜钼矿边坡稳定及灾害防控技术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9,71(4):27-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