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王达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月3期   作者:王达
[导读] 电力系统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其智能化发展是电力企业进步的关键
        摘要: 电力系统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其智能化发展是电力企业进步的关键。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既是科技发展的选择,也是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配电自动化是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验、技术和理念的不断进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以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为核心的电网自动化改造项目的研究,这不仅促进了我国配电系统的发展,也为国民用电的安全和效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电力系统正逐步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配电网智能化和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改造和智能技术升级的重要产品,特别是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配电网的关键环节,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时间较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配电自动化作为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增强供电能力,扩大智能电网规模,建设更加全面、科学的数据网络系统,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定性和高效的重要手段。
一、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概述
1.1智能配电网概述
所谓智能配电网就是使电网实现智能化。它的实现需要高速综合通信网络的支持。它采用先进的设备、测量、传感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实现了电网的安全、经济、友好应用。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点包括激励性、自愈性、抗攻击性,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引入不同类型的发电模式,对电力市场的高效运行起到很大的帮助。智能配电网提高了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合理连接起来,实现与用户的相互沟通,适应我国供电行业的发展。
        1.2配电自动化概述
配电自动化主要指低压运行管理自动化,即生产管理信息化和运行自动化。操作自动化包括许多内容,包括自动故障隔离、数据采集等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微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管理和监控的自动化,确保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可视化”调度,解决电能质量问题,快速隔离故障;配电管理信息化主要是一个本地GIS平台,实现停电管理和设备管理功能,即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系统集成,实现配送管理的信息化。
        二、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对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
通信网络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前,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终端信息和数据无法交换、通信带宽狭窄等问题,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弥补了传统通信方式的不足,建立了数据和信息的传输网络,保证了信息和数据在任何时候的及时传输和转换,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2.2对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的应用
采用配电网快速仿真技术,明显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该技术的数据计算能力很强。通过仿真可以预测配电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和风险,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同时,该技术还具有聚集分析、应急分析和潮流计算等功能,使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过程更加一致。随着配电网的发展,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地研究这项技术,以更好地满足智能配电网的要求。
         2.3对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的应用
利用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经处理和分析后传输到终端,为电力企业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实现分布式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二是能够在线监测,实时记录智能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为以后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三是具有网络功能管理,并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此外,还可以设置一定的网络权限,防止其他人员进入控制系统。
三、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智能化发展是主要方向,无论是智能配电网还是配电自动化,都必须加大技术开发和智能化开发创新力度。在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创新离不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波载通信技术,及时掌握和发布配电系统的信息变化,为智能配电网增加远程抄表功能,不断掌握用电信息和用户需求。积极创新配电自动化技术,总结实际应用经验,做好信息处理工作,从中选择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智能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多参考。科学应用用户用电技术,结合低压配电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系统检测技术和微处理技术,升级配电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电能质量、信息处理的目的性,以及提高智能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优化配电网运行方案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很好地协调了智能配电网的结构,增加了更多的智能功能,有助于智能配电网更好地向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迈进。要更加重视配网安全,进一步强化配网运行功能,提高智能配网运行效率,为电力企业发展创造更多优势。在电力市场不断完善的环境下,许多电力单位将经营重心转移到提高社会效益上来,这就要求电力单位合理降低自身的经营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电力和服务。配电网的自动运行和故障检测是保证配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
3.3加强电能供应质量
与普通产品相比,电力产品的质量不是由电力单位决定的,而是由供电的时间和地点决定的。由此可见,电能质量与许多外部因素有关,也与供电单位和用户有关。因此,传统的电能质量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地检测电能质量。目前,电能质量检测仪是一种常用的电能质量检测仪,能够准确反映电能质量状况。同时,采用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对整体和局部电能质量进行补偿,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能质量。
3.4实现配电网可持续发展
为了未来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利用新能源技术降低智能配电网的能耗,落实环保运行理念,提高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能力,实现电力系统能量的统一规划。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对运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标准,智能配电网和配电网自动化必须积极调整运行管理模式,严格控制网点选择。突破了传统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的局限性,以SDG为载体,充分利用其超强的适应性,适当渗透分布式能源,有效降低了传统配电网的能耗。这样,配电网将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碳排放将显著减少,节约更多化石燃料,实现环保发电,优化节能发电手段,智能配电网的能源结构和可穿戴自动化将得到有效改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配电网智能化和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配电网发展的局限,提升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两者的有效结合和充分利用,实现了电力系统高质量、高水平、高环保、高标准的“四高”发展。
因此,为了有效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发展,有必要不断加强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政府及相关工作人员也应积极创新,推动自动配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磊.供电企业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8):87.
[2]张创伟.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6,(16):143+145.
[3]曾正雷,李鑫.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技术探讨及未来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5):32-33.
[4]李兰.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