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442
摘要:当前,人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遍布的时代,信息技术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步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建一个智能化、高标准的办公环境,可以实现对建筑功能、环境和高效管理的完美融合。而办公建筑室内的智能化设计是提升现代办公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方式,工作人员能够身心愉悦的在此高效率的开展工作,自身优势在智能化的办公环境内得到最大化的展示,从而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而提供助力。
关键词:办公建筑;室内设计;智能化;运用
引言
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办公建筑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建筑室内是工作人员的主要活动空间,对办公建筑室内进行智能化设计就是为了让工作人员在此舒适的学习和工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提升人们工作效率提供了支撑,智能化设计实现了对室内空间的优化配置,让室内的光、水、风、温度等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借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办公环境[1]。
1办公建筑室内智能化设计的特征
1.1人性化设计
.png)
图1 屋顶之下灵动而活跃的办公空间
办公建筑室内智能化设计要立足整体设计利益,坚持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其整体规划和设计要借助智能化的各项设备实现对室内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组合,在满足工作人员办公、生活、学习等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促使各系统功能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实现资源共享,统一协调配合的目的。在具体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要联系生活、心理和文化需要等实际情况,从关注人的健康问题、创造个人私密办公空间、营造适当的娱乐活动空间等多方面入手,为工作人员创建安全、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如图1。
1.2多功能化设计
办公建筑室内的空间是由多个功能单元组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办公的需求。特别是当前办公场地租金高涨,共享办公兴起的背景下,最大限度的拓展每个区域的功能性。特定区域既可以作为办公场所使用,同时也是公共交流、资源共享的地点,这样的空间设计在满足办公环境私密性要求的同时,也具有开放性的应用功能,如图2。
.png)
图2 多功能办公空间
1.3生态化设计
对办公建筑室内进行智能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办公人员创造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所以办公建筑室内的智能化设计要以室内空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为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环保材料等来保障室内空间的健康性和安全性。这些节能、环保材料的充分利用,不仅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建筑垃圾、废弃物的产出量也大幅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随之降低,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如为了营造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降低室内多样化办公室设备的辐射污染,在选择室内装饰材料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来降低辐射污染危害。如图3。
.png)
图3 生态氧吧空间
2智能化设计在室内办公环境中的主要运用
2.1智能化的室内办公环境布局
办公建筑室内以往的空间布局是由采用隔断的方式进行划分,办公空间是由若干个网格式的小空间组成。工作人员在各自的网格空间内进行办公,如果要进行交流、使用一些办公设备时,人们往往要离开自己的岗位。这种传统的办公空间布局阻碍了工作人员之间的情感和工作交流,同时狭小的工作空间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办公建筑室内智能化设计在办公环境布局以设计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为出发点,将办公环境内各种现代化技术资源进行整合,让各个系统经有效整合后成为一个集成体系,让办公环境内丰富多样的智能化设备得到优化组合,科学布置,使其为提升办公环境的智能化、高效化和便利性创造条件。现代化的办公人员所负责的工作越来越专业且更加精细化,通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室内各种智能集散设施进行了资源整合,促使办公人员在开放的工作环境中高效的工作,有效的交流,开放式智能化的办公格局避免了为处理工作而带来的各种不便,使得个人及团队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表1为工作人员必需的净面积.
表1每人必需的净面积
.png)
2.2智能化的通风方式
传统的办公环境通风方式主要以窗户之间的空气自然对流来实现,让外界环境中的自然风通过窗户与窗户之间的对流实现与工作环境内空气的交换。然而现阶段外界空气质量大不如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尾气及工业排放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雾霾现象的频繁发生也是危害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办公环境内人员较为集中且空气流通效果差,如果单纯的依靠自然通风无法保障通风质量,并且外界不良的空气会危及室内人员的人身健康状况,所以要运用智能化的设备对室内外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净化,并根据室内通风状况进行自动化调控,确保室内空气质量、通风状态始终最佳状态[2]。在实际运行时,就是以智能化通风系统为核心,对室内外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根据室内外的空气质量优劣情况,对室内外环境中的空气进行自动化调节,让空气质量始终处于健康、安全的状态。如当室内环境需要通风换气时,室外空气由通风孔进入室内时,首先在通风孔过滤净化功能的帮助下完成净化,室内产生的废气再由专门的废气管道排放至室外。办公建筑室内的通风方式是通过优化设计新型智能调节系统来实现的,使办公人员始终处于一个安全、健康的办公环境内。
.png)
图4智能化控制的通风窗
2.3智能化的水循环净化方式
水资源是办公建筑室内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虽然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不必要的浪费及造成水源的污染严重背离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以往的办公建筑室内设计工作,未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给予更多关注,办公空间设计表现的尤其明显。要实现办公环境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配置与其相关的配套设施,这无形之中增大了工程成本,所以好多办公建筑未对水循环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办公建筑室内智能化设计下的水资源利用,融入了水循环净化方式,保障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饮用水,这也是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重要体现。在办公空间内将智能化水循环净化系统与其他智能化设备有效结合在一起,让水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完成了循环净化,降低了水的浪费现象,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用水健康,使得新型技术发展下的办公环境更加舒适方便、高效安全。
2.4智能化的采光方式
办公建筑室内的采光方式在过去主要依靠人工光源,一些明亮程度高且利于办公环境照明的灯具是室内主要的照明设施。这些人工光源严格来讲,如果选用不当会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光污染。工作人员如果长时间的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造成人的各种不适反应,进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和焦虑程度。所以要通过室内智能化设计改变这种传统采光方式,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光,让自然光在智能化采光方式的有效调节下,使得室内空间环境的视觉感更加和谐。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优化配置自然光线设计和适宜的人工照明设计,让两种光源在智能化设备的帮助下,实现完美融合、优劣互补,从而打造出令人视觉舒适的光环境[3]。智能化照明方式可根据室内光线情况对光源进行自动化调节,如白天的工作环境室内光线较为充足,此时智能化设备将人工光源调节成具有自然光效果的光源,让工作人员沐浴在阳光之中工作;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天气时,人工光源就会发挥出照明的功能,保障工作人员在夜晚或天气环境不佳时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和理想的光源。设计中庭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自然光的利用效率,如图3。
.png)
图5 有中庭的办公建筑
2.5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方式
办公建筑的温度控制一般采用离散式空调或者集中式中央空调来保证大楼的环境温度,传统的温度控制要么舒适度不足,要么能源浪费严重。为了满足舒适性的同时符合节能建筑的要求,可以采用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每个温度控制面板都进行集中监控,对每个区域的设置温度进行管控,夏季最低可设定到22℃(可修改),更低的温度设定不被系统接受;冬季最高可设定到24℃(可修改),更高的温度设定不被系统接受。通过强制的逻辑控制,避免了不合理的能源消耗。
智能化的温度控制系统对可开放空间的直通室外的门窗进行监控,在监测到直通室外的门窗打开后,系统自动关闭空调或者保持送风、关闭空调的冷媒(或热媒)通道,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浪费。
结语
办公建筑室内智能化设计通过整合各类智能化设备,并结合室内整体空间状况及应用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布置,最终为办公人员创造一个办公自动化、管理高效化、使用方便化、安全舒适化的办公环境。在实际设计环节,结合现代办公人员对办公环境的多样化需求,让整个设计方案以人性化设计为主流,从室内办公环境布局、水循环净化方式、通风方式、采光方式及温控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来体现智能化特点,为办公人员的身心健康及高效的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余志伟.办公建筑节能的可持续与智能化设计研究[J].建筑与规划设计,2016(5):116-118.
[2] 马致远.谈智能化系统发展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规划建筑,2015(12): 57-59.
[3] 易璐.论智能化设计理念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体现[J].现代商贸工业,2015(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