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成长既需要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要积极发挥家校合作共育,着力引导问题学生融入班集体和学会分享及互帮互助,不厌其烦与家长多磨多沟通。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校合作;共育策略和方法
三岁定终生,这句话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在说小孩子,其实是在劝告父母,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自然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所以孩子的成长既需要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现谈谈我的三点工作实践和思考。
一、着力引导问题学生融入班集体
1995年,我任初三并担任班主任,班里有个比较时尚的女孩,比其它女孩略为成熟,她也比较喜欢接近我。有一天,她说要介绍她男朋友给我认识,我大吃一惊,立刻就对她展开思想教育,最后她却不以为然笑笑说:“我们不会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只是像好朋友那样一起玩的。”我也很天真的相信她,没想到第二天她母亲来找我说她女儿在外过夜没回,我一问她,她说:“我和男朋友昨天下午放学后去爬圭峰山,一帮人昨晚在山上过夜,早上六点多从山上下来,在上课前就回到学校了。”我和她母亲劝她不要过早交男朋友,她答应了。没想到过二天,她居然逃课了。这时家人用尽了方法,打呀,骂呀,锁呀,连她奶奶急到竟然跑到算命佬那里求神符都不行,后来她家里人找到我,说真的,我也想不到好办法,但又不能不管,我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心想:她主要就是贪玩,她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除了玩,还是玩。我对她母亲说,我们就陪她玩吧!她母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看着我,我连忙解释,并和她母亲商量,决定这几天下午放学组织班集体活动,为了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调动气氛,推动高潮,每次活动都设一、二、三等奖。她母亲抢着说:“我赞助奖品和饮料”。第一次活动就很成功,女同学下课不急着见男朋友了,接下来的第二、第三次活动她都主动参与,不再为找男朋友玩而逃课,也改掉了放学不回家的毛病,我问她:“你今天还去找男朋友玩吗?”,她说:“不找了,班集体活动很兴奋,很累了,很想回家洗澡换衣服”。就这样,班集体活动进行了一个星期,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母亲要求我再多组织一个星期的班集体活动,她想让女儿彻底的不和男朋友来往。经过二个星期的班集体活动,不但班集体的凝聚力明显增强,班里的一些任务工作,同学们都抢着做,这个问题女孩不但爱上班集体,也爱上了和同学们在一起,同学们学习,她也学习,同学们劳动,她也劳动,完全融入班集体,不再和男朋友去玩,不再逃学,放学和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回家,这种方法使老师推迟下班休息,老师会觉得很累,但比起苦口婆心的劝说,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身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有限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有限的,所以,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会有更满意的效果。
二、着力引导问题学生学会分享及互帮互助
小学新生入学,难免会遇到爱哭,闹着不肯来上学的孩子,通过了解,发现不想来学校的孩子都是比较依赖父母,不愿接受新同学、新老师,甚至是抗拒新同学、新老师,要和这些同学沟通,要从侧面入手。我在网上买了些超市里没有的零食、本子、笔、笔盒等,在家长陪同下,他们是不哭不闹的,我借机拿出精美的零食,他就会目不转睛的看着,猜测着这个零食,很想要。我直接请他吃,告诉他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母亲也趁机配合我,说家里也有好吃的,让孩子带来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有时是水果,有时是糕点,有时是零食,我和他约定,如果他不哭不闹,奖励本子、笔。他的母亲也准备了一些笔和本子给他带回学校与同学分享,哪位同学没有笔和本子,他很乐意拿出来给同学,和同学分享。
同学们都很喜欢接近他,下课老是围着他和他玩。就这样从零食到学习用具,大概几天时间,这位同学上学也不哭不闹了,经常开开心心的跑来告诉我,他给了什么给同桌,同桌又给了什么给他,他们一起吃东西,一起看课外书,有同学摔跤,他会去帮忙扶起来,有同学吵架,他会去做和事佬。听着他时不时跟我讲这些,我觉得要转化问题学生,可以和家长配合,试着让问题学生从学会分享开始。
三、着力不厌其烦与家长多磨多沟通
多磨,就是要多与家长沟通,不厌其烦的沟通,有一年我教一年级兼做班主任,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学第一天,我发现班里还有位置空着,只好拿名单一个一个的核对,还没核对完,就有一位老人牵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女孩来问我:“老师,陈滢是在这个班吗?”一查名单,果然是在我这个班。我带小女孩去空位置坐好后,看了看她,衣服不脏但很旧,再往下看,天啊!竟然穿的是拖鞋。我交待老人说:“以后不能穿拖鞋来上学,还要把头发扎起来,不可以迟到。”老人一个劲的说:“好,好,好”,可是一个星期她还是会迟到三到五次,作业经常不完成,也不会算数,字也写得很潦草,语文老师向我诉苦,说她经常把生词写相反,“大王”写成“王大”,“河水”写成“水河”,语文老师多次告诉她不要把词语反过来写,叫她照样子写,试过批评,试过留她下来都无济于事,她还是把词语反过来写。于是我打电话给她家长,她家长说,家里的房子很旧了,和她爸爸都在外地打工,想挣点钱回家盖楼,只好让爷爷带她。爷爷是文盲,人又老,还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奶奶,除了解决孩子的温饱,学习上是帮不了的。再加上孩子又懒,又不是很听爷爷的话,所以以后要辛苦老师了,麻烦老师多费点心,我只好答应她妈妈对她多费点心,可是在她身上没有多大改善,因为我不可能放学跟她回家陪她学习,她的字还是写不好,学习还是赶不上来,迟到现象还在持续,她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批评她,她不改,再批评她,还是不改,每次一批评,她就泪汪汪,好像一个没人疼的孤儿,十分可怜。即使被我批评了,她哭完后,但凡见到我,都会有礼貌的叫我“老师好”,放学都会跟我说“老师再见”。可见,这个孩子还是很乖的,就是年纪还小,欠缺自觉性和自律性。她也爱学习,上课也很认真,可是她的脑袋不好使,理解能力不强,接受能力很慢,很爱举手回答问题,但一提问,回答一般都是错的,家长不在身边真的不行。我打电话给她的家长,希望他们回到孩子身边,回这边找工作,可是他们嫌弃这边打工工资低,不肯回。看见孩子想学又学不好,看着她没有父母疼,没有父母管的可怜样,我再次打电话与她父母沟通,她父母还是不肯回来照看孩子。从那以后,孩子一出现点点问题,我就打电话给她父母,电话打多了,她父母也开始意识到孩子再这样下去,不但害到孩子读不成书,还会毁了孩子的前途,挣再多的钱也买不回孩子的前途。她父母主动和我联系,共同寻求方法,既不耽误挣钱又不耽误教育孩子。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她父亲继续在外打工,母亲回来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孩子。可是什么工作才可以有更多时间或有更灵活的时间来管孩子呢?我又帮她想了一个办法,让她做钟点工或者上别人家搞卫生的那种。就这样,母亲回到了孩子身边。从此,这个小女孩不但穿得干干净净还开开心心,蹦蹦跳跳的,像一只快活的小鸟,她不再迟到,上课更认真了。虽然不能和尖子生比,但她的成绩真的进步很大,尤其是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很多。看着她一点一点的在往好的方面改变,看着她现在那么幸福,我打心底里替她高兴。就这样,我再次感受到教育孩子不能单靠老师,也不能单靠家长,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肩合作。
参考文献:
[1]刘玉艳.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2]刘冬梅.小学道德底线教育的回归[J].基础教育研究,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