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指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技术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统计,实现对配电网络的跟踪、管理与检测,提高配电过程自动化,提高工作准确度与精度,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对用电企业与电能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输配;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和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显得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对电力建设水平的要求也大为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输配电力工程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只有输配电力做好了,才能保证电力建设的完整和有效,这是保证人们正常用电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的重要环节。
1用电工程与输配电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
第一,降低能耗。输配管理期间,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自动化传动效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对减少电力消耗,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二,减少消缺时间。输配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利用自动化驱动技术,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若发生电气故障,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排查,明确故障原因,利用数据库信息,给出解决方案。第三,优化能源配置。传统的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使得系统运行受到影响。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提高能源的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2电力自动化输配的特征
2.1具有方便性和智能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输配的发展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电力供给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优质电能的需求,新型的电力系统及相应网络技术应运而生,其解决过去人工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电力工作更加便捷、灵活,降低了电力自动化技术故障的发生率和线路损耗,提升了电力传输的质量、速率,满足了供电工程、电力输配的方便性。
2.2具有灵活性和简便性
随着电力企业用户服务理念的不断提升,与以往相比,当前的电力工作更加便捷、灵活。例如,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主站、信道、终端、采集对主站层、通信通道层和采集设备层等层次上进行逻辑分析,按照各自权限对本区域范围内的数据和业务进行管理,使电力传输的质量、速率进一步提升。而且,对于像电力工程这样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系统进行了简化,使以往繁琐复杂的操作变得更加简便。
2.3科学性和时效性
从电力部门的角度来讲,科学性和时效性主要体现在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精确性上。运用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可以有效监测线路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准确收集抄表信息,自动化实现抄表工作,准确统计和结算用电费,有效增强了电费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反窃电管理和计量异常告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电力系统原有工作的严谨性。
3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能否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专业化程度。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一些电力从业人员甚至并不具备电力管理资格。另外,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专业能力普遍偏低,无法做到有效的处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这样必定会大大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降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效率。
3.2能源损耗严重
现阶段,输配电系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能源损耗现象,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造成输配电能源损耗的原因有很多,如设备保养不当、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或者设备应用不当等均有可能损耗电能。除此之外,如果设备未得到及时的更换,也有可能造成能源损耗。目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损耗,这是亟待电力从事人员解决的一大难题。
3.3技术开发有限
众所周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非常复杂,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输配技术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若想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则必须做好输配技术的改进工作。然而,目前输配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较低。而且国内在用电工程自动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有限,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技术的发展,导致其无法达到当代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
4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4.1提升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升人员的思想认识,才能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从计划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电力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若想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需要摒弃以往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从日常工作入手,转变思想、创新观念、与时俱进。与此同时,企业还应通过恰当、合适的手段,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划分岗位职责,提升其科学管理意识,从而为电力系统的优化以及电力输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4.1引进新技术,提升自动化水平
在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中,要想全面的将电力企业的输配电工程建设管理好,就应该在电力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加强对电力企业建设中的新技术引进,这样才能在新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及时的提升输配电工程的自动化建设水平。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代,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应该将信息科学技术及时的引进到企业的发展中,并且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性效益和安全性保障。通过对输配电工程的配电自动化信息网络建设,从而将整个输配电工程建设中的监管工作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监管,这样才能在起监管的实施中,能够及时而又有效的将相应的配电管理技术落实好,这样才能保障在其技术的管理应用落实下,能够稳定的发挥出其应具备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4.3培养专业人才,促进标准化建设
人才的应用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性意义,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更应该注重对其电力发展中的人才管理,培养专业性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在输配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中,有效的落实好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且保障在其管理措施的实施和部署中,能够及时的将相应的管理工作部署实施好。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对输配电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及时的组织相应的输配电管理人员到电力企业的发展中,进行专门的配电管理技术学习,这样才能在其素质的提升中,及时的将输配电管理中的标准化建设和跨域式发展建设要素处理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既稳定又高效的供应电力资源,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开展输配电工程自动化工作,对于我国电力相关部门而言,必须加大对输配电自动化监管的重视程度。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电力体系需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并科学使用先进技术,对传统的输配电模式进行转变,进而提升电力自动化输配电体系的安全、可靠性,最终实现快速推动我国电力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权芳.关于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江西建材,2013(05):256-257.
[2]臧先刚,吕青青.浅谈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J].电子制作,2013(2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