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是越来越多。在电力工程中,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一部分,对于提升电力工程质量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电力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监管有效性的建议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电力事业的高速发展,电力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电力工程项目类型日渐丰富,电力工程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实现高品质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成为新时期电力市场与经济社会对电力企业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所需思考与研究的重点所在。以下是笔者基于经验归纳与总结下的几点心得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2 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
2.1 控制工程整体质量
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提升了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理想状态。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工程建设中积极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能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保障电力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 创新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质量监督与管理实现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使得电力工程在管理中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提升了质量监督管理的执行力,推动了电力行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将质量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加以管理,进而有效促进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提升电力工程的总体水平,有利于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3 电力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现存问题
3.1 质量监管信息更新不及时
因为现代化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力施工期间品质监管的各项讯息,也开始采用了科学的讯息化管理,只是,一些公司因为资金的欠缺,没有建立完善的讯息化管理程序,并且,品质的监管讯息依然还延用着以往的方法来进行讯息的更改,如此就一定会使得讯息受到延误,进而没办法将品质监管讯息实时的传送至有关单位,最终使得工作的成效和品质受到严重的干扰,无法更为有效的完成品质监管的目的、标准。
3.2 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实际情况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难以实现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指导。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目标不够清晰,部分工程施工工期紧张,为了在工期内竣工,从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无法保证等因素相关。比如,一些工程在控制施工进度工期工程中,现场施工与合同约定不属于同一套文件,导致工程建设严谨性不足,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4 解决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4.1 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对于电力工程的建设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从目前的施工状况上看,许多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责任心,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来进行,进而导致了许多施工人员并没有相应的资质,专业能力降低,一旦在施工中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不能够及时解决。因此,电力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开工前,我们需要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增加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数量,在培训的过程中及时为他们补充先进的管理监督理念,定期对他们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性,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4.2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目前,讯息科技已经普遍运用到了各类行业中,并且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目前监管工作人员不够、施工场地监管经常疏忽的问题,利用现代化的讯息管理技术,例如监控设备和数据库等,能够把项目建设品质的有关讯息数据采用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形式储存起来,完成对于建设场地的施工品质、施工安全、消防等环节的全程远程监督,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不良问题的出现。对于品质的监管活动能够在时间上和精准度上带来参照条件。规范进行品质监管的有关单位,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实时更换对应的设施,以有效的增进项目监管的技术水准,添加适宜的品质检查设施和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实的项目监管工作期间,通常要运用专业的方位测定仪器、数字显示仪器、检测仪器等做到充分的监测。另外持续的优化讯息化的监督管理规范,还可以更好的提升治理的水准,还可以持续的提升品质监管数据与讯息的精准性,进而充分的把控工程的施工状况。
4.3 创新管理形式
传统电力工程质量监督主要以抽查、巡查为主,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相对单一,不利于电力工程质量监督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对此,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时,应立足形式改革,推动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方法的多样化发展,让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我们可“应项而异,因企而异”,落实差异化管理措施,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监督个性化服务水平。例如,立足企业诚信档案,根据企业诚信水平,进行企业质量安全行为与成果检查次数、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的科学规划,加强诚信差企业监督力度,适当提升检查次数;立足电力工程项目类型,结合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要求,确定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方案。需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增加监督抽检频次,实现抽检、巡检常态化;像施工周期长、经济投入高且施工操作不可逆的电力工程项目,应做好分项验收工作,善于利用科学技术构建智能化监督管控体系,以促进各参建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组织合理作用。实现事前、事后、始终全过程动态管控。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的思考是以监督主体为责任,包括业主等参建各方责任。加强监管质量主体和质量行为,做好业务培训是一部分,主要是将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把工程质量提高到全部参建单位共抓共管,才能提高工程质量,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让每一位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具有超高的责任意识,才能够强化监督力度,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通过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来收获到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为我国接下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爱强.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3):78-79.
[2] 朱坚军,曾桂平,童豪.创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制度[J].农电管理,2019(01):48.
[3] 赵杰.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D].江苏大学,2018.
[4] 高扬升. 兰州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8.
[5] 汪阳春.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