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思路浅析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吕兰颂 付娟 张丽霞
[导读] 摘要: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山东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质遗迹的保护规划工作已于近期启动,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地质遗迹分布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和分析了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制的思路,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质遗迹 保护 规划
        1.背景与概念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保护地质遗迹对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科研科普、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重要意义。为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山东地质遗迹资源,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相应的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工作非常必要和迫切。
        2.地质遗迹概况
        山东省地处华北板块东部边缘和扬子板块东北缘,地质条件复杂,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山东各地质时代的地层相对齐全,岩浆岩发育,几十亿年的地壳演化进程,孕育了丰富的地层剖面、岩石剖面、构造剖面、重要化石产地和岩矿石产地等地质遗迹资源。发育了各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内容丰富、类型较为齐全,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山东省重要地质遗迹涵盖了三个大类、十一类、三十一亚类,拥有典型的岩石、地层剖面、珍稀的古生物化石、优美的地貌和水体景观和绚丽的火山遗迹,同时拥有长达3024.4km的海岸线,发育有独特的海岸地貌遗迹。其中泰山岩群和寒武纪层型剖面、莱阳、诸城、山旺古生物化石产地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同时作为我国第五大岩石地貌类型的命名地,山东拥有独特的岱崮地貌遗迹。
        3.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通过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矿山公园的申报与管理,逐步推进了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全省目前已建立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13处,省级地质公园九批51个,地质遗迹保护区4个,并有多处地质遗迹纳入其他管理范围,大多数地质遗迹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
        由于规范化的保护工作起步晚,监测体系尚不健全,全社会保护意识薄弱,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地质遗迹监测体系尚不健全。近年来,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统一部署下,开始实施地质遗迹监测示范工程,开展地质遗迹监测和保护方面的专项研究刚刚起步,监测技术方法尚不成熟,缺少相应的标准规范,地质遗迹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质遗迹的科普宣传需进一步挖掘深度。初步形成的由地学专业人员和导游人员构成的科普队伍力量还很薄弱,还未建立全面反映山东省地质遗迹的地学科普知识系统。地质遗迹及地学知识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未突出。地质公园的科普工作需加强,宣传范围待扩大。
        4.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思路
        4.1 总体思路
        总体工作思路为以搜集分析资料、考察调研为主、地质遗迹补充调查为辅,通过前期地质遗迹成果系统梳理,并对重点区域进行补充调查,进一步摸清地质遗迹家底;对搜集的相关规划和地方上报资料等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突出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效运用与创新,在此上开展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研究。
        4.2资料搜集与整理
        到林业、旅游、地质公园等部门和单位,收集前期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文件和规划、地质成果资料,主要有城市发展规划、地质公园考察、规划报告、地质遗迹调查及保护、其他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及附图附件等,了解工作区地质遗迹管理和保护的现状,掌握地质遗迹分布与特征。
        熟悉国家、省级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办法等文件,了解地质遗迹保护政策和法律依据。

了解城市发展、土地、矿产、旅游、林业、环境、水利等相关规划情况,对已有地质公园等保护区的规划资料进行梳理,掌握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和规划情况。参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中的相关规定,依据学科和成因、管理和保护、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等因素,对以往调查成果涉及的地质遗迹点分类整理,对纳入重点保护的对象进行充分论证。
        4.3 开展考察调研
        选择典型省份开展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相关考察,了解规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外省在地质遗迹保护、监测、管理和地质文化村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为山东开展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通过调研地质遗迹保护相关部门、单位和附近群众,听取调研对象对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的意见建议,了解我省地质遗迹保护的现状和各级部门需求,为编制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提供基础依据。调研对象为相关市、县级地质遗迹主管部门、地质公园管理处、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相关群众代表等。其中重点调研对象为世界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公园管理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遗迹点所属机构和地方自然资源部门。
        调研内容为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护建议、地质公园规划执行情况、地质公园发展目标和实施项目计划,科普宣传力度、地质遗迹大众认知程度和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等。
        调研方法包括资料搜集、会议调研、实地访问调研、信函调研、电话调研等。其中重点调研对象一般为会议调研和实地访问调研,一般调研对象可采用信函调研或电话调研,以提高工作效率。
        4.4 地质遗迹调查
        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实地补充调查,对近几年新发现的地质遗迹点进行核实和鉴定评价,进一步查明遗迹点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并规范规定的地质遗迹分类方案进行归类,采集和补充完善重要地质遗迹点信息。并对地质公园范围以外的地质遗迹集中区开展地质遗迹保护现状调查。调查地质遗迹的保存状况、面临的威胁、保护管理状况以及开发利用现状等。
        4.5 开展综合研究
        开展保护、监测和科普科研专项研究。研究探索古生物化石产地等重要地质遗迹的监测和保护、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重要地质遗迹点的监测和保护等相关技术方法。根据地质遗迹保护现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研究确定近期地质遗迹监测与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及实施计划。深入发掘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在科研、科普教育和旅游中的价值和意义,创新科普方法,制定近期科普计划;研究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思路。
        开展地质遗迹管理专项研究。在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背景下,地质公园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地质遗迹的保护也将面临新的形势。研究新时期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机制,完善山东省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管理体系,是全面建成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基础。
        5.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地质遗迹的保护要以需求为导向,合理部署,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放中保护”的原则,加强地质遗迹监测和科普科研工作,合理规划地质遗迹保护布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世进,万渝生等.山东省主要地质遗迹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山东国土资源, 2013 (2)
        [2] 马艳萍,徐国伟等. 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及建议.资源产业经济,2008(2)
        [3] 王世进,万渝生等. 山东省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特征.地球学报,2015(9)
        [4] 江泳, 江子杨.浅析山东省国家级地质遗迹形成演化特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5)
        作者简介:吕兰颂,(1980-),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基金项目:2020年山东省地质遗迹保护专项资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