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确保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优势的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代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一项重大课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措施,构筑新媒体平台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1传统思政治教育路径的局限性
(1)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教师主导课堂,把握课程进行的节奏,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围绕施教者展开,教师的话语权带有绝对权威性。学生因为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即便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受教育者积极配合发挥能动作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由于惯性也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发挥,教育者主导整个教育实践过程居于主体地位。(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待创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大学生以多种方式获取以往根本无法获取到的信息,进而进行消化和利用。但是很多网络平台仍然存在新信息、新知识、新思想转载或者刊登的速度较慢的问题,难以发挥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的优势,使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许多校园网站,管理者经验不足,对于发表、转载信息审核不够仔细,使其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速度缓慢,校园网站访问点击量不增反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甚至带来负面效应。尽管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始通过QQ群、微信群、校园网站、校园主题网页、校园官方微博、网络学习论坛等形式加强与大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是,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活动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者仍然充当着唯一的主体,学生仍然还是作为受教育的客体,基本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
2.1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体系
首先,上到顶层设计,学校党委要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建设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设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专项资金。其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培养他们的媒介素质,鼓励他们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就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QQ和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沟通和发布信息,学院(系)要建立微信公众号,及时发送推文,更新学院(系)动态,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高校各个部门也要落实人才保障和管理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要进行适当鼓励,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健全新媒体环境安全制度,新媒体是双刃剑,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辨别真伪的认识能力。同时,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对网站和搜索引擎进行严格审核,保障进入互联网和发送到新媒体上的信息合法性,并且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于造谣和传谣者要加大惩罚力度,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
2.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对话的能力。媒介素养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鉴别多元的思想文化、良莠不齐的信息,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理性思考,形成恰当的表达。思政工作者要敏锐洞察大学生日常生活现象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在充满人情关怀的氛围中,通过案例分析,例如,如何看待大学生生活中“丧文化”的流行、对高校舆情事件进行点评、分析等,进行对话、研讨和交流,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理性思考水平。其次,自觉加入“青春”元素,提升思政工作者的对话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在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自觉加入“青春”元素,并不意味着思政工作者一味“卖萌耍宝”,无原则地迎合泛娱乐化的青年亚文化,而是指在尊重大学生意见表达的前提上,通过平等对话和沟通,以主流价值为导向,以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青春的、生活的话语来感染人、打动人、振奋人,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自觉加入“青春”元素的前提是思政工作者拥有高超的理论水平和对接现实问题的意识,进而在熟谙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认知特点和表达习惯的基础上,以青春话语进行有效对话和沟通。
2.3优化教育资源,拓宽教育阵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特别要着重树立全媒体意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好“组合拳”,加强新媒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提升主流话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是在校园网站上不断更新优秀的文化资源,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史名著、优秀文化作品等,让先进文化“触手可及”,把校园网站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二是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如加强“微党课”、优秀视频课、优秀讲座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使网络先进文化成风化雨,润物无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相互协调。新媒体时代,需整合高校校园文化资源和新媒体文化,把新媒体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延伸校园文化的功能。利用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路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利用新媒体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新媒体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2.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首先,打造有特色的思政网络媒体平台,积极利用好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利用好“学习强国”等优势平台的资源。如推送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专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精神学习栏目、知识测试等,让师生们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在学习中各系部和党总支发挥专业特色,建立公众号,定时为师生推送相关内容,打造富有特色的宣传平台。其次,推动思政课程资源的网络建设,推送优秀、示范思政课程,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来获取更多的资源,来获得学分认证。同时,也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来引导课堂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交流和研讨,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其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辅导员通过微博、微信、QQ、抖音等学生喜欢的社交软件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并来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学生关注的网络热搜话题、新闻热点、焦点,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来组织学生座谈研讨,进行思想的指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相对较为显著,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构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模式,争取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在新时代背景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出全新的魅力,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牛凤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转换[J].社会科学战线,2018,12:276-280.
[2]崔宏博.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王寿丽.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