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全国III卷理综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综合分析及教学启示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期   作者: 张东贵
[导读]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是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背景的试题

         摘要: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是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背景的试题,对学生来讲,难度大、失分多。分析近三年全国III卷理综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总结命题特点,提出教学启示,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时效性,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命题特点;教学启示;
         自2007年第一次进行新课程高考以来,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就已经成为热点和难点题型,年年必考。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近三年全国III卷理综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总结命题特点,提出教学启示,以期使这一“重灾区”变为“提分场”。
         一、对比分析
         2017、2018、2019年全国III卷理综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考查对比分析表

         二、原题呈现
         1.【2017·全国III卷】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FeO·Cr2O3+Na2CO3+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b.60℃        c.40℃        d.10℃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
         (5)某工厂用m1kg铬铁矿粉(含Cr2O3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m2kg,产率为_____。
         【解析】(1)在步骤①的反应中,FeO·Cr2O3是还原剂,氧化产物为Na2CrO4和Fe2O3,每摩转移7mol电子,NaNO3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aNO2,每摩转移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FeO·Cr2O3和NaNO3的系数比为2∶7;陶瓷中的主要成分为SiO2,在高温下会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2)熔块中氧化铁不溶于水,过滤后进入滤渣1;滤液1中含有AlO2?、SiO32?及CrO42?,Cr最后转化为产品,所以滤渣2为Al(OH)3及含硅杂质。(3)滤液2调节pH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增大溶液中H+浓度,使2CrO42?+2H+Cr2O72?+H2O平衡正向移动。(4)由图示可知,温度越低,K2Cr2O7的溶解度越低,析出晶体越多;步骤⑤的反应为:2KCl+Na2Cr2O7=K2Cr2O7↓+2NaCl,为复分解反应。(5)m1kg铬铁矿粉样品中,含Cr2O3的质量为m1×40%kg,根据元素守恒,生成K2Cr2O7的理论质量为m1×40%×kg,最终得到产品m2kg,则所得产品的产率为m2kg÷(m1×40%kg×)×100%=×100%。
         【答案】(1)2∶7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2CO3反应(2)铁Al(OH)3
         (3)小2+2H++H2O(4)d复分解反应(5)×100%
         2.【2018·全国III卷】KIO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回答下列问题:
         (1)KIO3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备KIO3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KH(IO3)2、Cl2和KCl。“逐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调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KIO3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__,其迁移方向是_。
         ③与“电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__(写出一点)。
         【解析】(1)根据氯酸钾(KClO3)的名称可类比推测KIO3的名称为碘酸钾。(2)将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排出的一般方法是将溶液加热;根据图示,碘酸钾在最后得到,所以过滤时KH(IO3)2应该在滤渣中,所以滤液中主要为KCl;“调pH”的主要目的是加入KOH后与KH(IO3)2反应转化为KIO3。(3)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解池的阴极,电解质溶液为氢KOH溶液,由水电离的H+放电;②电解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迁移,左侧的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③“KClO3氧化法”会产生Cl2,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答案】(1)碘酸钾(2)加热KCl KH(IO3)2+KOH2KIO3+H2O
         (3)①2H2O+2e-2OH-+H2↑②K+a到b③产生Cl2易污染环境等
         3.【2019·全国III卷】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1)“滤渣1”含有S和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___________。
         【解析】(1)硫化锰矿中Si元素以SiO2或不溶性硅盐存在,SiO2与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渣1中除了S还有SiO2;结合滤渣1中含有S,可知在硫酸的溶浸过程中,二氧化锰和硫化锰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SO4和S,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该反应即可。(2)溶浸所得的溶液中含有Fe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将Fe2+氧化为Fe3+。(3)“调pH”除铁和铝,结合表中数据可知,pH在4.7时,Fe3+和Al3+沉淀完全,所以应该控制pH在4.7~6之间。(4)加入Na2S是为了除去Zn2+和Ni2+,所以“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ZnS和NiS。(5)“除杂2”中,F-与Mg2+结合生成MgF2沉淀。若酸度过高,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导致F-浓度降低,使MgF2Mg2++2F-平衡向右移动,导致Mg2+沉淀不完全。(6)“沉锰”时,Mn2+与HCO3-反应生成MnCO3沉淀,根据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即可书写该反应。(7)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代数和为0的规律,得:1+2x+3y+4z=6,又知,x=y=1/3,计算得:z=1/3。
         【答案】(1)SiO2(不溶性硅酸盐)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2)将Fe2+氧化为Fe3+(3)4.7(4)NiS和ZnS
         (5)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MgF2Mg2++2F?平衡向右移动
         (6)Mn2++2MnCO3↓+CO2↑+H2O(7)1/3
         三、命题特点
         (一)注重基础,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综上可知,试题难度适中,关注教材、关注基础,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上做足文章,实现教、学、考自然融合。
         (二)提供流程信息,考查信息提取和应用能力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的内容大多来自化工生产,一般包含题干信息、流程图、数据表、关系曲线、装置图等,信息量大,且情境相对陌生,要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合理对信息进行推理,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实际应用。因此,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三)创新设问方式,考查综合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1]
         四、教学启示
         (一)立足教材,重视实验教学
         通过分析发现,化学工艺流程试题的综合性强、知识点覆盖面广、灵活性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但不难看出,考查的知识点全部来自于《必修1》、
         《必修2》和《选修4》。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严格贯彻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务实完成教学任务,做到“两个不代替”,即学生能做的实验教师不代替,教师演示能做的实验视频不代替。
         (二)跳出题海,形成“模板套路”
         高三教师在教学时,要精选训练试题;学生在备考时,要跳出题海战术,学会归纳总结。在精练精讲中固化方法,形成模板,提升能力。
         (1)粗读题干,明确目的。流程中一般会出现超出教材范围的知识,但题目中往往会有提示或者问题中不会涉及,所以一定要先跳出陷进(不死抠流程),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勾画出来),明确生产目的,找到制备物质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
         (2)携带问题,精读信息。跳过流程看问题,有些与流程无关的独立设问,可直接作答或简要分析作答;与流程相关的问题,带着问题研究信息,重点抓住关键信息,截段研究流程图,重点抓住物质流向(进入与流出)、实验操作方法。
         (3)看清问题,规范作答。答题时不能答非所问,注意答题的完整性,语言表达的科学性,计算的准确性。
         (三)注重概念和原理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通过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学,让学生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形成分类观;通过对典型元素和物质的教学,让学生领悟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形成元素观和微粒观,能应用“物质决定性质”的思想认知更多的元素和物质;通过对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研究,让学生把握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建立变化观和守恒观,能动态的多角度分析化学反应。
         总之,化学工艺流程综合试题以生活和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以流程为依托,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为载体,将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巧妙的融合在试题中,落实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2]。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把握高考改革的基本脉络,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有效实施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实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江合佩.聚焦关键能力培育,创新核心素养考查[J].中国考试,2018(9):25-36
         [2]教育部考试中心.贯彻改革要求,推动素质教育——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18(7):24-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