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折纸教学价值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期   作者:姚金莉
[导读] 幼儿折纸是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幼儿折纸是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解决幼儿折纸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体验折纸的快乐。在具体折纸活动中,教师可引入游戏元素,实现幼儿的主动参与;将折纸绘画融合,促使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开展创意折纸,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幼儿折纸;幼儿教学;手工制作;艺术
         前言
         折纸艺术被称为“指尖上的智慧”,是幼儿美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巧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折纸活动,科学引领幼儿动手实践,让幼儿爱上折纸,促使幼儿在知识获取、技能掌握、情感体验中折出精彩,放飞自我。
         1 幼儿园折纸教学价值分析
         我们都知道,折纸起源于中国,然而国际上更倾向于认为日本奠定了整个折纸艺术的高水准。这就说明,中国对折纸艺术显然不够重视,而折纸艺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应得到传承,而青少年便是最好的传承载体,这就使得幼儿园开展折纸教学活动成为必要。同时,幼儿园时期是打好孩子智力基础的最佳时期,而折纸可以衍生出相当丰富的启蒙功能,包括提高空间感知能力、逻辑和顺序思维能力等等。所以无论是作为传统文化,还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折纸都有必要作为孩子的一种课程。
         折纸活动的开展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让幼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激发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更好的传承;折纸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开发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折纸过程中,孩子们会有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使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折纸活动有效的填补了孩子们的教学活动时间,为孩子们带来更为丰富的课堂体验,并且能够尝试抓住时机,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给幼儿园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折纸活动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在折纸活动中收获快乐,还拓展了他们的眼界,同时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合作中收获友谊,在快乐中成长,更可以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认真好学的良好品德。
         2 幼儿园折纸教学对策探究
         2.1 在折纸教学中引入游戏元素,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折纸活动
         幼儿折纸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其主动参与,教师要抓住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将游戏元素巧妙引入折纸活动中,提升折纸实践的趣味性。同时,游戏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折纸活动,在折纸的实际操作中爱上折纸,从而提升动手能力。
         以“折房子”活动为例,教师要把握“折房子”这一折纸活动的步骤要求,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具体地呈现关于“折房子”的趣味短片,促使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提升折纸的欲望。同时,教师可以围绕“折房子”的具体步骤,将游戏元素巧妙引入其中,深层次增加折纸活动的趣味性,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折纸氛围,提升幼儿的自主参与热情,促使“折房子”活动顺利开展。
         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秉持因材施教、层层递进的原则,针对性设置“折房子”活动的游戏关卡,将其贯穿到折纸活动的各个步骤,将游戏、折纸两大元素巧妙融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合理化引领、指导,使其在折、翻、拉等过程中实现“闯关”,即通过具有梯度性的游戏关卡,从而感受折纸的乐趣。再如,在“折青蛙”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折纸分解图,通过折纸活动的演示以及指导环节,提升幼儿对折纸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可把“青蛙赛跑”游戏融入折纸活动,把幼儿分成小组,示范、讲解、指导各小组幼儿如何折纸青蛙。折好青蛙后,各组幼儿把纸青蛙放在布置好的“池塘”展板上,然后用嘴吹纸青蛙的尾部,看看谁折的纸青蛙跳得最快、最远。这样,在游戏互动中强化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提升了折纸活动的趣味性。


         2.2 在折纸教学活动中国坚持分层指导,提升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的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也不同,即便是同年龄段的幼儿也存在个体差异。在幼儿美术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班級幼儿个体差异,巧用分层教学法实现有效分层指导,促使各层次幼儿在折纸操作中学到相应的技巧。以“蝴蝶”折纸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层引导: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展示折纸的基本步骤和作品形状,让幼儿边看图边思考,产生直观的认知。
         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教学,让幼儿动手模仿教师的步骤。教师要随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在交流中让幼儿对“蝴蝶”的具体折纸步骤、折叠方法等产生正确的认识。
         随后,教师要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进行分层指导,观察每个幼儿的完成进度和完成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困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客观评价各层次幼儿折纸情况,进一步深入应用分层教学法,合理设置分层任务。对于成功完成作品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继续美化作品,如涂上颜色等;对于进度稍慢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坚持住,耐心细致地完成作品;对于遇到困难的幼儿,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作品。
         这样,教师在全面、仔细观察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深层次分层指导,在分层示范、讲解过程中指导各个层次幼儿理解折纸知识并进行实践操作,能保证制作的“蝴蝶”折纸作品具有其合理性,保证每个幼儿的折纸技能得到相应的提升,保证他们在获得成功体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分层指导提高了教学成效,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辅助者,课堂的整体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2.3 在折纸教学中开展合作实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巧妙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在深化折纸教学过程中引领幼儿进行深层次合作实践,在互相交流、互帮互助的氛围中促进幼儿的共同进步。以“风车”折纸教学为例,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实践,在合作探讨过程中共同解决遇到的折纸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整合“风车”折纸教学内容中突出折纸示范、讲解、指导等环节,让各小组幼儿巧用“风车”制作材料、工具等,共同完成“风车”制作任务。同时,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幼儿在展示、分享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实践,在把握步骤、技巧、变化等过程中将制作的“风车”变为“房子”“帆船”等。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幼儿的互动探讨,启发、提示、引导幼儿深入合作,探索将“风车”转化为“帆船”“房子”“桌子”“杯子”等的方法,在合作实践中进行大胆尝试,在发散思维、趣味想象中发挥动手实践能力。这样,在合作实践中,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完成折纸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动手能力。
结语
         小学生折纸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纸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并且有很好的可塑造性。教师通过以课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课,鼓励学生去主动动手创造,动脑思考。从而可以直接性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创新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并且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立体美学。
         参考文献:
         [1]陆凤清.让快乐传承——浅谈小班幼儿折纸活动的有效开展[J].文教资料,2017(12).
         [2]付燕,韩映虹.不同图示和任务难度对中班幼儿折纸的影响[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01).
         [3]陈锦霞.幼儿折纸艺术课程实施策略[J].江苏幼儿教育,20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