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山东单县 274300
摘要: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但是,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现状来看,还存在形式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农村整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需要从全局统筹,加快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政府部门要充分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中重要性和迫切性,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通过各种方法提升农民素质,让农民深刻感受宜居环境的益处,从而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本文就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希望为农村环境的改善提供更多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对策
0.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在经济和科技的推动下,农业活动应用科技、依赖科技的痕迹愈加明显,同时,农业活动在深入应用高科技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环境污染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优美、清新的环境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的基础资源,也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体现,所以,要充分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的生活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对舒适宜居的环境诉求不断紧迫,所以,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高效措施,将农村建设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1.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建设缺乏科学的长期规划
长期以来,房屋对农民的意义非同小可,当人们获得收入后,第一想法就是修建房屋,每年春季成为集中建房的爆发期,但是,在修建房屋之前,村委并未对房屋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大部分都是为农民自发建房,无论位置、结构、外形都是根据自己意愿决定,导致整体杂乱无章、极不协调,这就导致以后村内的道路、排水、公共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村以后的建设发展,降低了整体的村容村貌。即使有些村委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对村居整体进行了规划,但是受到专业和认知的县直,缺乏规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另外,近年来随着水改、厕改、气改等工作的实施,耗时耗力、资金受限、任务繁重,导致众多配套设施无法跟进,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实施和推进。
1.2环境卫生整治经费有限,基础设施薄弱
在多数地区城区市政设施的建设,均由政府财政拨款,由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是在农村,除了乡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由政府拨款外,很多配套设施包括垃圾池、地下排污管网、垃圾桶等设施政府只是小额奖补,大部分资金由农户集资或集体自行支付。在很多村庄,集体资金有限,农户集资困难,导致很多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无法按照国家出台的环境卫生规划落实。特别是近年推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乡镇的垃圾运输车辆较少,无法及时运送,导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延迟,垃圾乱象反弹。
1.3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农村河道、沟渠较多,在河边湾沿随处可见农民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可见,农民对环境卫生整治的认识不足,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不够,导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群众基础不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动力不足。经过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发现农民对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存有极大的期许,但是长期养成的卫生陋习根深蒂固,即使思想上有莫大的期盼的,在实际行动中却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在无意识中形成对环境卫生的破坏,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柴火杂物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现象严重。
1.4长效机制不健全
经过多年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虽然形成了一定的长效机制,包括从上至下制定的门前“三包”制度、日常工作制度、日常监督制度、责任细化制度、村规民约等,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远远不足,很多出现的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落实,而且有的地区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象频现,具有成效的长线机制不健全。另外,很多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离不开环卫设备,对环卫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也极其欠缺,垃圾桶内乱倒乱扔,致使垃圾桶损坏严重,甚至有的垃圾桶被农民拿回家中洗澡、腌菜等。垃圾运输车辆故障,闲置不修,甚至有的垃圾运输车辆用来运输粮食等,存在严重的失管现象。
2.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
2.1统一规划农村房屋建设
科学统一规划农村房屋建设,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前提。地方政府和村委要共同研究制定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立足于农村实际,统筹全局、合理规划,从根本上杜绝村民私搭乱建现象。同时,重点发展中心村,确定中心村的地位和功能,通过合村并居、功能带动等,逐渐缩小住宅占地,将零散的土地整合集中,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2.2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各级政府要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并细化各级的职责,确保在资金落实和运用过程中,充分发挥效力。同时,村委也要结合自身情况,经济基础较差的村,要积极发动乡贤作用,筹集资金,经济基础较好的村,要合理使用集体资金。村委成员要掌握本村的环卫设施情况,对现有环卫设施进行修补改造,对无法修补的设施进行升级更换,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的档次。
2.3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从政府层面要充分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在思想上充分认识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与自身利益的相关性,从而在根本上摒弃卫生陋习,树立健康、积极、环保的态度。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各种环境卫生治理活动,邀请农民积极参与,在行动中感受环境的变化,最终将环境治理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
2.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治理和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重要手段。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长期、困难、复杂的工程,具有反弹性、动态性、长期性等特点,必须通过严格高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工作的贯彻落实,保障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的效果。各级政府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农村环境大扫除活动,带领村民清扫房前屋后、清理垃圾死角,引领村民自觉拆除私搭乱建建筑、清理门前占道杂物等,严禁牲畜自行上路、定点装卸生产生活用料,并对散落的垃圾及时清理。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组成考评组,采取明察暗访、参考互查等方式,实地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落实奖惩制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是农民长期生活和劳作的场所,农村环境卫生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现在,很多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思想意识淡薄、农民自觉性差、设施设备不足、长效机制不力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快落实各项措施,有力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刘文静. 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6.
[2]陈修文. 农村环境卫生存在问题及对策----以临朐为例[J]. 山东纺织经济,2014(02):49-50.
[3]唐兰梅,马俊贤. 临夏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3):115-117.
[4]贺宇. 云南省某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况调查[D].昆明医科大学,2018.
[5]曲红,田曦,李冰,赵瑞中. 吉林省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S2):6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