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成为成为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的目标期待。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对发展学生以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目前语文课堂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高效课堂的构建仍处于“进行时”的状态。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心得,从“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读写结合、完善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读写结合,情境教学
教学之高效,是指教与学同时达到高效的结果,而实现教与学统一的主要途径是课堂,主要载体是师生,从这点来看,构建高效课堂必然是以良好师生关系为前提和基础的。对于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师生关系和正常化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思想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问,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其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能够起到陶情冶性的效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因此,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意义深远。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课改虽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教师落实的不到位和学生对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语文教学效果名不副实。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吃透课改精神,在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上做出适应性转变,全面优化教学过程,重现语文课堂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必须深刻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转变固有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切实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作为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为核心和目的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寓教学内容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情境表现形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从这点来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导入这个关键环节运用情境教学法,按照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和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等原则,根据教材内容选取恰当的情境表现形式,以期让学生在情境的作用下使自身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并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我们与环境”这一课口语交际内容时,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会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课堂导入的手段。首先,我会充分研读教材内容,做好教案,并以视频“我们的环境怎么了”为起点,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内容为雾霾以及树木砍伐、污水乱放等现象),近距离体会近些年来环境的变化,并在课堂上说说自己的感受。之后,我会明确本次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思考,初步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并交流解决之道。进而,我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如: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深入交流,并举出相关实例,为改善身边的环境问题出谋划策。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保护环境“十条”,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合作探究,活跃氛围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比于其他的教学方法,虽然较为古老,但其成效却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广泛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在传统合作学习法的基础上进行有效革新,创新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来有效避免“单一作战”的劣势,并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少不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有师生在互动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合作学习法来展开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从标题入手,结合自身的认知经验分析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文章大意,并引导学生模拟体验“夜里飞行”,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以此来加深学生的感受。进而,我再让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小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如,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哪位同学可以看着表格来为小蝙蝠解释试验的过程?让学生合作制作表格,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关系,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我还为每组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根据自身了解到的动植物特性,合作设计出“小发明”,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三、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读写结合是新课改以来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益尝试,它将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两大块实现了有机统一,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采取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开展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读写能力,感受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
例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方面,我会以故事的形式声情并茂的揭示课题,并要学生以细读和品读的方式在课堂上朗读,以让学生对文章有基本的了解,习得一定的神话故事表达技巧。另一方面,我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语文读写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以“神话故事”为话题,在课堂上充分结合自身的课外阅读,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神话故事,如,《后羿射日》《哪吒闹海》等,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为学生创建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根据神话故事的写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创编故事,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如此一来,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也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完善评价,增强信心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价效果的好坏不仅对学生学习信心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能够充分凸显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使学生能够放下对教师固有的“敌对意识”,同时,全面优化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展开深层次评价,以使学生在良好的评价中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上语文习作讲解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从评价的角度入手,并以教师评价,学生反馈、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为基本的评价方法。首先,在师生互评的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的作文,对其问题和亮点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对本次习作课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进一步改善教学。之后,在生生互评中,我会引导学生相互交换作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自己文章的不足。最后,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通过作业来对自身学习水平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制定学习目标。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不仅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新型教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但高效课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本末倒置,使语文教学陷入危机。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紧跟课程改革的不乏,创新教法,优化学法,为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勇忠.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57-158.
[2]安静茹.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42-143.
[3]陈保元,任巧红.论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9(3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