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衡基检测有限公司 辽宁锦州 121013
摘要:在进行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其最基本的设施就是市政道路,市政道路对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软土路基处理不得当,将会对道路的正常应用带来严重不良影响,还会大大地提高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软基处理的方式进行研究创新,这样才能够降低以后的运营维护率,从而提升市政道路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对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检测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基综合处治;施工监测
引言
相比于普通公路和其他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不仅存在复杂性,而且其工程处理难度较高。一旦市政道路施工环节出现了软基问题,那么施工人员就必须妥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市政工程不会因出现沉降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更不会出现使用寿命缩减和阻碍工程长远发展的问题。
1软基加固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是我国最基础的交通设施,对我国的运输行业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带动了省市地方的经济迅速发展,更是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市政道路的建筑施工,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也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施工技术能够使地基增强稳定性和紧密度,减少市政道路断裂沉降问题的发生,有效保证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质量。只有保证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安全,才能够保证出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行车的安全稳定。通过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使得市政道路能够和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相匹配,加快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安全运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就要做好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工作。
2市政道路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2.1压缩系数大,抗剪能力低
路面的软土实际上是市政道路的软土基础,软土的特点是接缝大,压缩力和剪切力弱,受外部压力影响,不同位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崩塌,从而影响市政道路的质量。因此,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坚固性,必须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
2.2流变性和触变性
由于软土层的特性便是土质松软、土层中的空隙较多较大,所以稍有外力的压迫便会变形。而在进行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又需要其拥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因此在应用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否则就会由于软土层的流动性和触性而出现变形情况,致使整个道路的质量受到影响,提升了道路表层的事故率。
2.3含水量与空隙率很大
因为软土中水分的含量比普通土中的水分含量要高很多,这也是软土中空隙多且大的真正原因。另外其主要构成成分是粉土粒和黏土粒,而这些成分的外表有较多的负电荷,其遇水后会逐渐上升,致使水黏附在土粒表层排除困难,从而影响了软土力学的成效。
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3.1软基处理需要创新
目前,人工加固是市政道路建设中应用最多的方式。如果将人工加固用在软土层结构比较单一化的路段,产生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将人工加固用在软土层结构比较复杂的路段,将会为道路未来的正常应用带来更多的麻烦。
3.2施工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在进行工艺技术和设施的选择时,需要根据正在建设区域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预防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地基塌陷和下沉的状况,确保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如果遇到路堤坡脚的情况,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对工程周围的下沉实施合理的补救,提升其承重能力,以便于在建设期间能够接受大型机械的碾压,这样便能够增进施工的进度,还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中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全。
4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4.1强夯法
利用重物或重锤在市政道路软基上开展高强度振动的作业方法被称为强夯法,这种方法的作业工具质量极大,其重量可达10吨以上,能依托于强大的冲击力有效开展土层夯实工作,让软土地基变得更为密实,降低其压缩性使其强度达到道路应用标准。强夯法在非饱和土质和粗颗粒土质区域应用较广,使用效果极佳;但是,若在泥质土中应用此法则几乎毫无成效。此外,强夯法施工便捷,设备操作也及其简单,在实践环节还能根据施工区域的土质结构和渗透能力进行灵活施工。
4.2换填法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换填法适用于地基土层厚、施工周期短的情况,能在挖土和填土的过程中有效解决道路的软基问题,增强道路稳固性。在实践作业环节,需要施工人员挖除软土底基层,再以标准化涂料填充坑洞,实现软基“换代”。此环节作业由机械完成,而且在挖土后还会开展碾压工作,使得土质的承载能力下降进而降低沉降概率。通常来说,最适合应用换填法的土质是淤泥、膨胀土、湿陷性黄土,而常见的换填方法则包括换填土、换填砂、抛石和爆破挤淤等。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照工程实况和具体需求作业,选择合适的填料并保障使用规范。比如,市政道路的软土层厚度并未超过2m,那么施工人员可采用半换填的方式作业;而当土层厚度达到3m或超过3m时,就行必须选择全换填方式作业,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实现软土层加固处理。而且,在作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基于就近原则寻找换填原料,并以提高软土层承载能力和渗透能力为根本目的作业,依靠换填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土料,最大限度地降低路面沉降和塌陷问题的发生几率。
4.3加筋法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中采用加筋法能够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由于土工格栅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及较好的延性,它和砂垫层共同作用时能将应力均匀地扩散到较大的面积上,从而提高原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阻止路堤填料陷入基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加固方法。土工格栅的存在可防止滑动圆弧通过路堤和地基土,从而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可靠性。利用土工格栅的网孔与上下层土体的咬合作用,形成一个较高强度的抗剪切层,从而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应力均匀分布而减少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加筋法的施工周期较短,一般为1个月。应用加筋法可以有效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坚固性,造价施工成本较低,加筋法的施工周期较短,一般为1个月。
4.4堆载—排水固结法
堆载—排水固结法主要适用于饱和软土层较厚的路段。在应用过程中,因为堆载—排水固结法的施工成本造价较低,施工效果显著等优势,备受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的青睐,应用广泛。工作原理是通过堆载预压和改善优化饱和软土的排水条件,使软土地基加速固结,达到提高强度、减少建设施工后沉降的要求。排水固结法技术可靠、综合造价施工成本较低,是软土地基处理时可以优先选用的方法。根据软土层的深厚程度及排水距离的长短等因素,塑料板预压法需要较长堆载预压稳定期,所以施工时间较长,一般为6-12个月。
结语
市政道路的软基问题会导致路基沉降,进而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会让施工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能有效地处理市政道路软基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合理选用强夯法、换填法、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和深层搅拌桩处理法作业。
参考文献:
[1]刘立群.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交通世界,2019(Z1):118-119.
[2]陈更生.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工程技术探析——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4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