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期   作者:刘长玉
[导读]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
         摘要: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学习和认识汉字是一种文化传承,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主阵地,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切实注重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习与掌握更多的汉字,并形成一定的汉字思维。基于此,笔者将从“游戏识字,培养兴趣”“故事识字,提高效率”“媒体识字,加深理解”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游戏识字;故事识字;媒体识字
         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阶段,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开启小学生文学之旅的钥匙,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另外,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反映中华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识字教学都不是单纯地传授一种文字符号系统,或者单纯地掌握一种工具,而是一种育人的工具。从这点意义上来看,注重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是十分有必要的,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肩负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但不容乐观的是,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就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来看,仍有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单一,致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的识字兴趣可谓是“荡然无存”,更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综合能力。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改变上述不良现状,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不得不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游戏识字,培养兴趣
         兴趣,毋庸置疑,是激励学生主动识字的最大动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先决条件,是最好老师。那么,又该如何有效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呢?毋庸置疑,采用游戏教学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主要原因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较小,都喜爱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游戏可谓是小学生心目中的“象牙塔”,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游戏教学法作为新课改以来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能够很好地满足小学生天生爱玩“游戏”的这一心理需求,无论是对于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是促进小学识字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小学生天生爱学“游戏”的这一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来采用学生喜闻常见的游戏教学法展开教学,以充分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望,促使其更加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有效达到一种“玩中乐、乐中学”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例如:在教学“树”这一课时,旨在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其在自我兴趣的驱使下能够认识“梧”“掌”等9个认读字,以及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我会采用游戏教学法展开教学,即: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小游戏,游戏内容为“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只有一只脚,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树)。”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并引出本节课题;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先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词用红色笔标记出来,接着,我再有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闯关”游戏,游戏规则为“每认识或会写一个生字便视为闯关成功一次,且连续闯关成功五次者视为第一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小奖励。”以此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且趣味横生。


         二、故事识字,提高效率
         故事是一种高明的教学艺术与方法,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与质量,而且也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更为重要的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与技巧。另外,实践证明,景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当中,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故事教学法展开教学,具体来看,教师既要根据教材内容选取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的过程就是一个识记生字、运用生字的过程。)也要根据字的内涵进行相应的拓展,让学生了解到字词背后的故事,以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与效率,进而使识字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
         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其认识且会写“窟”“窿”等9个生字,我会采用故事教学法展开教学,即:首先,我会为学生讲解这一的一个生活小故事,故事大致内容为“有一天,小明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丢失了一元钱,回家后她发现是因为自己的裤兜有个窟窿才导致丢失了一元钱,此时,她的妈妈对他说:小明,丢下裤子我给你补一补吧!可是小明不在意地说出:不用了妈妈,我以后不往这个裤兜装钱就是了!第二天,小明一如既往地上学去了……最终小明又一次在回家的路上丢失了一元钱……”接着,我会向学生说出:“同学们,这个故事中的小明为何又一次丢失了一元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故事《亡羊补牢》吧!(这个故事特别有趣哦!)”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我再积极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本篇课文,并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话语来简单说一说这篇寓言故事,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我会为学生详细讲解本篇课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讲述),并适当地出示一些生字词,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另外,在教学“窟”这两个生字时,我会让学生在课下探究其内涵,并搜寻有关“窟”字由来的故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三、媒体识字,加深理解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而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来看,汉字多为会意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其中,既能够有效使抽象且复杂的汉字变得更为直观、生动、形象,而且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对发展小学生识字思维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考虑,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清晰地理解与掌握新授知识(生字词),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神州谣”这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会写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海峡等词语,我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即:先利用媒体向学生出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台湾海峡”等词语,并播放该词语的录音资料,接着,在指导学生跟随录音资料进行朗读,以在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接着,我再打开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生字词,像:在教学“州”这一字时,我会向学生出示改字的象形字,必要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该字的动画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以此来有效加深学生对该生字的理解与掌握。如此一来,能够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英姿.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的探讨[J].才智,2017(06):112.
         [2]李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J].科教导刊(下旬),2016(01):111-112.
         [3]苏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9(03):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