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 王乐全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乐全1 刘海建2
[导读] 摘要:道路桥梁的建设和运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交通行业的安全,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
        1.身份证号码:13022519910312XXXX;2.身份证号码:13022319910102XXXX
        摘要:道路桥梁的建设和运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交通行业的安全,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道路和桥梁在建设过程中要保障工程质量,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质量问题,保证道路桥梁施工效率和质量最大化,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检测,把检测技术科学的运用在道路桥梁施中,可以进一步加强道路桥梁的质量保障。本文就对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检测技术;问题
        1道路桥梁施工的评测内容分析
        检测外观,内容包括表面破损和缺陷的情形,裂缝的深度、宽度和布局,内部缺点,可通过自测法、热像仪纤维传感器等相关检测方法来检查;刚度和强度,大体应用在混凝土结构中,包涵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普遍采取的方法为回弹试验和超声波检测法;扩散的深度,大体包括测量侵蚀、碳化、氧化的深度,普遍采用钻芯取样法;绕度和应力,包括振动和变形,主要采取加速传感器和激光检测法;钢筋锈蚀,包括锈蚀的相关水平和位置,用自然点位法进行检测。
        2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2.1光纤检测技术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光纤传感设备,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对气温以及电压等有效测量,它的衍生品数量众多。在具体的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一旦某个区域出现了应力聚集的现象,就会导致结构受到极大的影响,此时还会散射光线,传感设备就能够获取信号,进而获知应力情况,便于我们判定应力的具体状态,这样就可以得知问题的所在了。这种设备几乎不会发生失误,就算是出现了失误也非常小。因此,它能够很好地提升工作的精准性。
        2.2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作为一类精准度非常高的检测措施,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当前的工作中使用几率很高,它非常直观,而且花费的资金不多,最主要的是它的速度很快。具体来说,它是经由雷达朝着物体里面发射电磁波,这时物体就会发生反应,我们就可以根据反应来判断物体的具体状态了。该技术的精确性很好,当前时期主要被应用到考古以及道桥等很多领域之中。在具体的检测的时候,一般是按照如下的步骤来开展的:首先,检测者通过电脑向控制单元传达指令,单元在获取命令以后,就会释放信号;当发射触发信号以后,向地面发射高频电磁波;当探测位置为不均匀介质时,电磁波就会遇到不同电性的目标和界面,导致部分电磁波被反射回地面,然后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以数据的形式传到控制单元,返回到笔记本中,以图像的形式显现出来;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就可以检测出被检测物的内部情况。
        2.3冲击回波法检测技术
        对道路桥梁施工的内部结构进行检测是十分关键且必不可少的,在不对桥梁结构产生影响、不破坏结构质量和强度的基础上,对内部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时常利用冲击波检测技术。结构的内部如果出现损伤,则会发射脉冲波,检测设备接收冲击波并对其进行判断,确定结构的厚度,根据施工方案分析是否存在中空问题。除此之外,冲击波检测技术还能够分析出裂纹的扩展状况。但是该检测技术存在缺点,即其监测侧重单点测量,如果要对道路桥梁进行全面检测则需要大量时间,检测效率较低。
        2.4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之所以可以检测道路桥梁的缺陷问题,是因为利用超声波检测仪所发出的声波在道路桥梁中所表现的传播速度、波幅、主频率等参数进行检测,比对该数值和标准数,分析其是不是有问题。由于该项技术是借助声波穿透的。因此,设备是否可以获取问题信号也是该技术面对的一大关键问题。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把很多的数据加以比对,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对缺陷状况进行评估。因此,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直观性较差,为了获取较高的检测精度,需要进行多点检测。


        2.5自感应检测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自感应检测技术也较为常用。例如,在桥梁内部结构设置自感应传感器,如果结构的混凝土或钢筋产生变形或破坏,则内部结构的离子含量会相应变化,内部结构的导电率产生影响,自感应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因子变化的测量来判断内部结构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感应到结构的应力突变和分布,辨别缺陷位置和损坏程度。自感应传感器的安装简单、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准确性较高,并且不限制桥梁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道路桥梁施工。
        2.6无线检测技术
        由于道路桥梁在实际交通中使用非常频繁,一般承载着较大的车辆负荷,行车对路桥表面会产生非周期性、反复性的冲击,当路桥的承载能力过大,超过其自身的疲劳强度,就会出现损坏,产生裂缝并不断扩展延申。路桥裂缝在扩大延伸过程中会释放一定的能量,形成应力波,通过使用检测设备就可以接收到这种应力波,使用无线检测技术便可以明确的了解路桥存在的裂缝的具体位置和分布状况,根据检测到的无线波强度的不同,可以判断出存在裂缝的深度以及其发展情况。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把无线传感线安装在路桥的各个部位,从而进行实时动态检测。
        2.7压实度检测技术
        当前,针对项目表层压实性开展的检测活动一般是静态抽样。想获取精准的检测效果是很有难度的,而现场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有核子密度湿度仪法、灌砂法、环刀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措施是灌砂法,许多项目都把它当成最好的检测措施,在检测道路使用的物质的时候,它的优点非常明显,它不会受到外在氛围干扰,精确性很高,不过该措施携带的砂很多,所以检测量不大,而且速率不快。
        2.8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运用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域环境或者施工地条件的影响,有些部位很难确定其是否满足规范及图纸要求,但是有时通过常规的检测方法,由于受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检测要求。此时的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填补了这项空白。红外线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热像技术,对材料进行全息摄影,并且通过深入分析获得图像,然后根据物体表面的温度和分布情况,直观的将物体材料及结构上存在的不连续缺陷,呈现出来。另外,红外线热像技术的探测焦距可以从20厘米到无穷远,由此可以适合很多种具有非接触性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例如,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检测桥梁混凝土内部结构,能够很好的掌握混凝土内部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根据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而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3结语
        总之,道路桥梁是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道桥施工检测工作是一类非常繁琐,而且很系统的活动。要想将该项工作开展好,检测者就要认真地分析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利现象,认真分析检测的具体内容,借助优秀的检测工艺,开展好检测活动,确保项目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万军佐.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258.
        [2]胡余亮.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5):172-172,179.
        [3]丘嘉裕.道路桥梁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检测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9):217-218.
        [4]张业.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7):100-100.
        [5]王俊巧.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技术应用探讨[J].智能城市,2016,(11).
        [6]权军龙,陈志辉.初探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30):55.
        [7]车文国.道路桥梁施工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解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21):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