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莫建泉
[导读] 摘要:我国的路桥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公路以及路桥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给路桥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的路桥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步,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公路以及路桥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给路桥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桥梁施工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而桥梁与道路的过渡段更是施工中的重点,这就要求高度重视过渡段施工的质量,确保路桥的整体施工质量,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桥头搭板;路堤防护;应对措施
        1 路桥过渡段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分析
        1.1 桥头引道软基的处理不到位。桥头跳车大多发生在路桥过渡段中的软基路段,这会大大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舒适程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时发现,地基沉降很可能是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对地基沉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由于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时布孔数量太少,进行地质钻探的深度比较浅,所以没有及时发现软基或者是没有准确探测到软基的深度、范围以及它的物理特性等,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对桥头路堤软土地基没有进行处理或者是处理方法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从而产生地基沉降。二是桥台背路堤施工过程中没有将填土进行充分压实,导致压实度不足,从而产生地基沉降。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大多数桥梁施工都明确要求进行台背填土处治,如果填土的压实度不够,就会导致公路在正常运营中,受到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使土基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不断累积,就会导致路桥过渡段之间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使整个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道路施工调查显示,影响填土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有施工用料、施工经验和施工顺序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管控,才能够保证填土压实度达到施工要求。
        1.2 桥头搭板
        桥头搭板是一种防止桥头跳车的有效技术,也是施工中常常使用的技术。跳车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公路和桥梁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沉降差,会给车辆带来明显的颠簸感,严重时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搭板可以有效达到消除沉降差的目的。使用搭板的时候必须要选择合的长度。选择的搭板长度必须在承载了所有车辆的荷载情况下,能够把坡度保持在千分之三和千分之六之内。例如,加入施工结束后沉降量为十厘米,如果坡度选择范围内的千分之五,那么搭板的长度经过计算就必须要在二十米以上才能够符合道路的质量标准要求。但是这样又会产生成本过高的问题,搭板长度过长将会使得成本大大上升。因此实际施工的时候,处于降低经济成本的考虑,往往会选择铺设长度较短的搭板,因此实际的减少沉降差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桥头搭板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可能会引起二次跳车的现象。搭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沉降量,使得起路堤和桥台之间的跳车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安装搭板后沉降差会向路基和搭板之间转移,从而会发生二次跳车现象。同时,如果搭板发生断裂现象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那就会使得路面出现开裂,自然作用会加剧路面的开裂程度,从而使得路面遭到巨大的破坏。
        1.3 桥头路堤边坡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到位。现阶段的道路桥头路堤施工往往使用砂类、渗水性土作为台背路堤填土的填料,忽略了防水和排水等设施。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桥台路段长期浸水,应当采用浆砌片石护坡,而其他桥路段一般采用防格网草护坡或者是草皮护坡,但是在公路调查中发现,很多桥头路堤沉降现象十分严重的地方,大多出现了锥坡,护坡被水毁坏。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在雨水冲刷路堤时,防格网草防护护坡或者草皮护坡等路堤边坡防护措施没有保护路基免受雨水的侵害。

在这种情况下,雨水冲刷会不断降低路基的强度,导致台背填土流失,再加上行驶车辆的长期荷载作用,就会导致过渡段填土发生塑性形变,并不断产生形变的累加,最终造成桥头路堤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导致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
        2 路桥过渡段施工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编制程序,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避免由于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导致施工问题的产生,设计方案制定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此外,路桥过渡段施工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只有不断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
        2.2 压实工作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在路桥过渡段施工中,台背路堤填土与锥坡填土施工是同时进行的,并且要按照设计的宽度进行填土。分层填筑施工时要求施工人员对填土的松铺厚度进行仔细检查,填筑土材的含水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只有保证每项指标都符合施工技术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碾压。路堤和桥台的连接部位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碾压,要及时更换小型夯实机进行人工夯实,保证填土的压实度,杜绝贪图施工方便而随意增大松铺厚度,随意夯实,而导致压实度不够。要注意的是,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在桥台附近采用不振动静压,避免对桥台造成损伤。
        2.3 路桥过渡段常用施工技术
        针对一些路桥过渡段可能影响使用质量的问题,必须要通过技术在进行解决。如今的科学技术可以将可能出现的大部分的问题解决,但是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2.4施工路基面的处理
        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会对道桥路基面防水层质量以及防水层之上的沥青路面铺装层质量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几年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的处理也是愈加受到道桥科研、设计、建造、施工、管理和养护等各方面的重视了。下面将简单介绍几种相应的处理措施:(1)在完成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的浇筑工作之后,初凝阶段应该要选用合适的钢丝刷来做细致的表面拉毛处理,切不可马虎了事。而且,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的粗糙程度以及深度,一定要与所选用防水材料相匹配,不能出毛病;(2)可以通过铣刨机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挖、翻修和沥青路面拥包、网纹、油浪、车辙的清除处理工作,来除掉道桥水泥混凝土路基表面的浮浆,保证其干净整洁;(3)要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面的一些细微的缺陷处理到位,虽然这是非常细微的工作,但是一定不能忽视,这样一来就能够比较好的增强道挢防水的功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路桥工程管理工作作为路桥工程核心,其直接贯彻至整个工程施工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从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入手,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完善了工程施工各项管理制度,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其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项目各环节的顺利实施,进而提升了工程建设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树荣.路桥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3(6).
        [2]袁勇智.路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7).
        [3]马华堂.公路工程病害分析与防治[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