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教学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部分中职院校对于语文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不重视,学生也存在也学问题,影响了中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质量。为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中职院校应当将一体化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中职院校;语文教学
1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作为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扩展学习范围,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当前,中职院校中存在语文课程厌学问题,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下的几方面:第一,语文课程在中职院校中不受重视。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素养的人才。这就造成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偏重实践类和技术类课程,忽视语文等基础课程的问题。语文课程不受重视,教学时间少,教学方法也颇为落后,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降低,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第二,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落后。由于语文课程在中职院校中不受重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趣味性和技巧性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学趣味性的缺失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三,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差。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差,受到以往学习的影响,语文知识基础差,语文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足,造成语文课程学习难度有所提升,不利于培养对语文等基础课程的兴趣。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中职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教师也缺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动力,使得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2职业教育中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概述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作为培养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学校,教学中的重点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体化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中为了解决实践课程和传统基础课程之间矛盾的新型的教学思想,有效的避免了传统课程和技术教学之间的冲突。一体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如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结合的教学思维,两种教学模式和内容有机的结合使得教育质量得到了提升,也实现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3中职语文一体化教学的设计结构
一体化教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将职业教育内容和用户问基础教育内容相结合,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专业,根据校园生活以及教学生活设计语文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结合学生所学习的职业技术内容。例如,在幼教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将有关专业的文章等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和理解能力。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幼教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和专业能力,开展以幼教活动为目标的语文课程,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借助一体化教学思想来优化语文课堂的进行方式,加深语文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结合专业技术课程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更为直接的理解语文知识在自己未来就业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一体化教学理念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4.1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语文课程在学生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在语文教学之中往往照本宣科,课堂缺乏趣味性和知识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一体化教学理念之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来完成语文课程的教学。例如,在进行劝说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未来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培养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职业情境和语文课程内容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有效的提高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4.2提升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应当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将其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职业能力培养目的的背景之下,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计划应当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专业就业能力。为了满足上述的需求,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和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对该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语文知识需求进行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以及知识的针对性。在职业能力培养背景之下,教师将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语文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学科可以吸引学生的重视,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
4.3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对未来就业环境了解,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为了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将语文课程和学校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创设合理的实践情境,例如,在应聘活动的情境初步昂社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在小组中进行招聘和应聘活动的模拟。在应聘活动中,学生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员工需求有清楚的了解,同时借助应聘模拟,学生也能对就业中自己的需求如薪酬以及待遇等进行规划。在实践活动中,课堂的气氛得到活跃,学生也提升了对本专业就业过程的了解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5结语
在中职语文课程的优化设计中,将一体化教学理念在语文课程中进行使用可以提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优化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在结合实践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也加深了对职业本身的认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钱赓.浅谈一体化教学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7,(20).
[2]单军梅.“理实一体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6):129-129,130.
[3]刘巧云.职业性: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追求[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5,(6):130-131.
[4]贾国华.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5(07).
[5]金勇.试论“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