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52232119841107XXXX 贵州黔西 5515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建筑行业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时代的变化中,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阻碍的作用。所以,合理的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有效的协调好人与环境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该有参考性的来进行,选出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此来正确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目标、初探
1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1系统协同性
关于绿色建筑物系统协同性原则实际上就是一个和外部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正是因为其所具有的交互性,让这个系统也就具有了相对较为特殊的功能和极具代表性的特征。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系统使各个相关的要素,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体现出可持续、高效、最优化的态势予以运行和发展下去。此外,绿色建筑物也是在整个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予以发展的,其牵涉多个相关的主体,跨越多学科范畴的交互,是通过硬科学与软科学共同支撑,横跨多尺度领域的系统工程。
1.2地域性
建筑设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不同地区的建筑设计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人们的生活观念。这方面要求我们的设计者更多的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在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地区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与当地的环境发生冲突。与此同时,人文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般有着非常长的一个历史人文,不要与之相冲突,要跟多的融入其中。地域性是建筑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设计的初期一定要多查相关资料以及实地的调查,这样会得到更为真实的数据。
1.3高效性
绿色建筑设计应着力提高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减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小污染排放和垃圾生成量,降低环境干扰。
1.4舒适性
一直以来,我国现代城市建筑设计舒适性规范要求,和内部资源占用以及能源消耗状况存在严重冲突迹象。尤其是在居住生活舒适性己经设定的条件作用下,设计主体需要将施工材料蓄热与绝热性能、建筑结构保温与隔热性能、太阳能冬季取暖与夏季降温功能等,加以协调化开发控制。
1.5自然性原则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就是要尊重大自然,把生态二字放在首位。这一出发点主要是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方面的设计、建立,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原生态大自然的保护,将提高保护生态系统的认识上升到首位,注重国土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利用和保护。另外一方面,在建筑的周边也要控制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必须要减少建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对一些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也要进行及时的修复,避免生态系统被破坏而难以挽救。
1.6节约性
就是告诫建筑设计主体将大部分精力投射在节能省地结果之上。所谓省地,就是透过设计规划层面着手,针对既有生产、生活、绿化、交通等不同用地比例关系进行清晰化校验设定,顺势大幅度提升当地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沿用实效相比之下,节能原则,便是希望利用蓄热等技术性设施,提升既有能源使用效率,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避免以往过度浪费现象的重复滋生。
另外,在针对城市建筑进行开发设计过程中,仍有必要联合特定区
1.7经济性
现代城市绿色建筑施工、居住应用、维修养护等工序流程,都会牵涉极为繁琐的技术系统问题,当中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将直接威胁我国社会整体组织体系协调性。尽管说大数量技术、成本投入,能够映射出绿色建筑环境中人们生活的高尚水准,但是绿色建筑功能、效率不单单完全依托高技术予以演变呈现,归结来讲,今后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的核心发展路径,便是及时融合适宜的技术、地方材料,以及饱含地域生态人文特色的建造经验。
2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
2.1环境目标
因在建筑设计前期及施工环节,为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设计人员会优先考虑新型能源与材料的使用。在建筑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提倡节约型、环保型工作法。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或避免不可再生、土地及水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大大降低了对建筑垃圾的排放。把绿色建筑对自然的伤害降到最低值,降到生态环境系统可承受范围内。以此,保证人类起居环境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真正做到绿色造建筑。
2.2经济目标
首先,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保障经济需求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存在互相矛盾的;其次绿色建筑无论从设计到竣工交付使用,都应该满足经济目标;最后,在绿色建筑前期,我们就应考虑到后期交付使用后的经济运营可操作性问题,以绿色带动产业发展,做到新型绿色环保理念。
2.3社会目标
结合相关资料发现,建筑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初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便于人类更好地休息与生活。而绿色建筑所秉承着的尊重自然性、居住健康性与宏观协调性等原则,很好的表现了绿色建筑对于人类居住与自然环境的社会目的。相较于我们人类发展史上的刀耕火种,当代绿色建筑的理念更为先进,也更为人性化,也为了更好的实现和谐、环保、自然的社会目标而做出引导。
2.4适应性及普遍性
具体说来,适应性及普及性强,是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所具有的优势之一。相对于传统建筑设计时普遍性,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普遍性则显得更为珍贵,此类技术不仅能广泛运用于人类居住环境中,还能使生态环境与之和谐共存。绿色建筑不再是某个个别案例,而是可以运用在千家万户中。
2.5系统影响
成功的绿色建筑体系是完整的、可循环的、可利用的、绿色环保型的系统建筑结构。它不仅仅受建筑技术影响,还受当地政府或研发企业单位的财政经济、社会政策、管理理念等众多复杂因素影响,最终才是实现系统完整的手段所在。
结束语:绿色建筑设计是根据环保的要求展开一系列的设计工作,其目的就是降低能源的消耗,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资源的需求也是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对资源消耗也是不容小觑的,环境受到影响的同时,行业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由此看来,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确定其设计目标,并且根据其设计原则展开各项工作,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石淋.浅谈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与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123-124.
[2]李梦琦,刘海琳,车姗.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J].居舍,2019(34):104.
[3]齐效娜.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82+134.
[4]杜旺旺.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9(1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