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
摘要: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比传统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工地管理模式的不足,它以工地现场应用为基础,在横向上促成各个业务系统的协同化,在纵向上实现了不同管理级与应用级的信息传递。建筑工程智慧工地的构建可以使得管理者借助各种传感器以及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实施全方位的管控,进而有效管理施工现场的人员、机具、物料等要素。与此同时,在信息收集与汇总的基础上,管理者还可以借助平台分析各类数据,并针对现有管理的不足有效调配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安全监督体系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作为辅助管理手段参与到工程建设中。论文结合智慧工地系统在富士康科技小镇项目中的应用与实践,重点阐述了智慧工地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智慧工地工程管理的实施要点,为类似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及管理的重难点
富士康科技小镇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建筑面积约1.78×105m2,由1栋综合楼和9栋高层住宅楼及相连的2层地下车库组成。该工程属于群体建筑,项目工期紧,各栋主体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多,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现场施工班组队伍分工复杂,施工工人较多,高峰期施工工人超过700人。施工工人主要为农民工,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且流动性大,安全生产若不能全面把控,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智慧工地系统的组成
2.1劳务管理系统
项目部严格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首先为新进班组各劳务人员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个人档案信息与当地派出所实现互联互通,防止不法分子混入工地,给工地现场和工地周边治安造成不良影响。采用员工实名制通道、闸机、人脸识别等硬件与管理软件相结合的技术,实时、准确地收集进出工地现场和职工生活区人员信息,进行劳务实名制管理。该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PC端、场区大屏幕实时反映工地当前用工状态,按照各劳务队伍和不同工种的实际用工数据统计,为项目部提供劳动力生产要素用工分析。另外,还能对项目所有作业人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自项目开工至今,项目总进出场人数、各专业部位用工数量、地域分布和少数民族情况等,为项目管理层提供劳动力数据参考。项目部落实现场安保制度,实现现场全封闭管理,工人通过人脸识别进出施工现场。人事部对三级教育合格班组人员扫描身份证,录入人脸数据,对退场班组、人员在系统办理退场手续。在工人信息登记时,对特殊工种进行附件挂接、信息维护。
2.2建筑工程智慧安全监督体系BIM技术
目前,BIM技术全面应用在工程建设范围内。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整体评估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和安全,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模拟施工方案模板脚手架设计,可迅速配置模板,降低设计难度,提升设计水平;通过对脚手架模型合理分析,比较传统和BIM模式的脚手架方案,解决安全问题,减少安全风险。通过BIM技术模拟排布管线,并碰撞检测管线,如图1所示,为统计人员提供碰撞信息,有利于相关人员合理调整方案,降低管线碰撞与返工概率,节省了成本。施工操作中,集成处理模型、成本与进度等信息,管理人员利用完善的5D施工模型,实现动态管理,并对施工成本、进度与质量进行数字化操控。在工程建设中,根据施工流程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关联BIM模型,比较工期进度,从而科学安排工程进度。
.png)
2.3环保监测系统
在“四节一环保”的施工诉求下,为有效收集工地的温湿度、风力风向、噪音以及粉尘等环境要素情况,应将感应器与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集成,及时收集上述环境要素的信息,进一步将雾炮机、报警器、喷淋等设备与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联动,当现场噪音超标时,报警器自动报警;当PM2.5超标时,雾炮机及喷淋等设备自动开启并有效降尘。
3建筑工程智慧体系应用
3.1用工分析
工人的数量、位置、活动轨迹等数据可以实时更新至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的进一步统计分析,管理者可以统筹性的把握工人的分布状况以及工作状态。在这个基础上,管理者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掌握施工现场的劳动力分布热点以及用工峰值,进一步妥善安排现场不同工种的工人数量,将生产力最大化提高、将窝工损失最大化减少,在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目标的同时将工地耗用的人力降至最低。
3.2建筑结构监督。
将电子回弹仪应用在现场移动检测体系,紧密结合蓝牙技术,将无线移动终端作为载体,突出现场检测的便利性,从而实现质量监督。具体分辨现场检测质量的真伪,工程参建及有关各方共享信息,实时监督现场检测结果,预警异常的质量和行为,闭环控制工程质量。当前现场移动检测系统包括混凝土回弹检测,陆续记录其他现场检测,如砂浆回弹,钢筋保护层等。
3.3远程监控系统
为加强该项目日常施工管理,项目部建立了建筑工地远程监控系统,安装视频远程监控高清摄像头,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和PC端实时监管,知道每一个工作面有多少个工人,是否满足施工需求;知道工人到底在干什么,是否违规操作和违反工艺流程。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做到透明施工。对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应对、沟通、协调、解决,既减少事故的发生,又加强了建设项目在公司及项目内部调控监管力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4采购与施工监督。
合理应用BIM技术,最大程度确保工程的工期和建设质量,将构件信息库存储在BIM模型中并科学利用,对预制构件信息库全面共享。如此,有利于厂商获得准确的预制构件尺寸、材质和强度。在互联网上利用电子商务技术综合采购预制钢箱梁与支座。比如,采购预制管件时,直接向厂商提供了预制管件BIM模型,厂商联系模型生产管件。采购材料需联合使用电子商务和BIM,有助于提高效益。材料顺利进场后,将预制构件属性和产品信息等粘贴在预制管件、预制盖板和预制路缘石等上。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构件与材料的基本规格、应用位置和检验报告等,有利于准确定位和追踪管理预制构件。
3.5人员培训管理
在工地人员管理系统中还集成了安全教育学习平台,工人在平台上的学习主要包含如下两类:其一,在进入工地之前,工人应在平台上学习工地特征、劳动纪律、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操作规程等内容,参加入场教育且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进入工地;其二,进入工地的工人需在平台上在线学习实时更新的内容,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职业操守。
结语
例如富士康科技小镇项目基于智慧工地系统的成功应用,杜绝了公司与各施工班组的劳务纠纷,加强了项目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控,使工地和周边环境得到改观,强化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部位施工活动管理的可视化、实时化和高效化,增强了项目部对安全、质量隐患分析和管控能力,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重庆万盛经开区.强化智慧工地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J].重庆建筑,2019,18(12):29.
[2]徐友全,贾美珊.物联网在智慧工地安全管控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9,40(12):101-106.
[3]陈豪,邱树林,李德安.基于智慧工地化的项目全员安全生产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12):44-46.
[4]李智轩,杨必江,何明生,叶龙“.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城市住宅,2019,26(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