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与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王欣
[导读] 摘要:环境监测具体是依托专业化仪器进行科学化监测,从而掌握监测区域中大气各类成分的指标;环境监测着重于实时监控,能够对大气成分异常进行有效预警,并快速找出污染的源头以及根本原因,进而为相关部门在制定环境治理措施方面提供有效的依据。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摘要:环境监测具体是依托专业化仪器进行科学化监测,从而掌握监测区域中大气各类成分的指标;环境监测着重于实时监控,能够对大气成分异常进行有效预警,并快速找出污染的源头以及根本原因,进而为相关部门在制定环境治理措施方面提供有效的依据。要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则必须明确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对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与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应对策略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没有健康的大气,我们就会失去供我们生存的环境。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大气的伤害,已经通过酸雨、雾霾、气候反常等各种形式给予了人们警告,并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现代化社会,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方案,能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通过云计算平台建立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使大气质量的监测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工失误;同时在建立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云计算平台的基础上,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和改善。在建立了合理的方案后,也要积极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让无污染的第三产业贡献更多的经济发展助力,升级优化传统产业,推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广泛利用。建立合理的大气保护制度,合理惩罚,积极引导,最终形成全民治理的良好局面。大气污染的治理要以政府工作人员为先锋,相关技术人员为前锋,再加上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1环境监测管理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作用
        1.1预防作用
        环境监测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在环境监管过程中,通过对各地大量数据的分析,积累了很多数据资料。环境虽然不断变化,但仍然存在一定规律。通过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对数据进行反复分析,能够找到某个地区环境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大气污染提供预防的根据,帮助人们预测很多即将发生的问题。
        1.2治理作用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的工作,由于很多大气污染责任追究起来比较麻烦,一方面是对大气污染很难察觉,另一方面是因为对造成大气污染的源头不好追究定责。通过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能够随时监控环境的变化,一旦产生污染,可以马上发现,并且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快速锁定责任人,通过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定责处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让全民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来。从根本上规范人类的行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另外,由于相关数据能够充分体现出环境的变化,当大气污染产生时,相关数据会产生波动,解决了大气污染难察觉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通过相关数据的变化,发现产生大气污染的种类。
        2大气污染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大众环保意识仍然淡薄
        一是人们自身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做,毕竟环保需要改变很多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时又是在短期内很难见效的事情;二是缺乏足够的引导。例如,当我们看到有工厂排出大量废气时,即使人们有检举的意识,但社会在这方面缺乏体系化的运作,人们不知从何下手。
        2.2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汽车制造行业全面崛起,汽车数量不断增多,汽车发动机所产生的尾气也大量增加,从而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其中黄标汽车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对象。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大部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并未重视废气治理,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废气处理的成本依然会偷偷排放废气,从而导致所在区域大气污染极为严重。
        2.3质量监管不力,监测结果失真
        一是相关领导为了完成中央考核,通过对监测点周边人工洒水降尘或是其他技术手段影响检测数据,实现数据达标,完成业绩考核;二是部分人员为了减轻工作压力,将监控设备安置在公园、河边等空气质量较好的场所,使得数据不具有代表性;三是部分设备年久失真,工作人员未及时进行更换、维修,导致数据自然偏差。

以上三个问题正是大气监测结果失真的典型性问题,准确掌握其质量监管工作,是解决大气监测结果偏差的有效手段。
        3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应对策略
        3.1大气污染质量机制完善
        (1)基于管理手段,建议针对不同城市构建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并着重针对城市复合污染物进行监测,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管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复合污染物的研究,通过掌握其特征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理方案。(2)增加大气污染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环境监测以及治理要从基础入手,例如,通过增加绿化面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基于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环境的不同,可有针对性大面积种植一些适用性植物,充分利用其光合作用从而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更多氧气,有利于改善空气环境。
        3.2强化大气污染环境的监管力度
        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颗粒粉尘,因此对粉尘的治理是保护大气环境的重点,通过大力监督与管理建筑扬尘、企业料场等,强化奖惩制度,推进单位的环保意识,增加环保压力,从而减少粉尘污染;另一方面,机动车的广泛使用使尾气的释放增加,一定程度上对大气污染造成了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机动车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四的排放标准对机动车辆进行检测管理,对超标车辆进行相应的处理;再者,存在于农村中对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是烟囱排放废气,因此,对农村的污染源治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处理烟囱废气的排放,可通过大力推广与使用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烟囱的排放量;在工业方面,加强对水电、石化、水泥等子产业中排放废气及颗粒的监控,严格按规章制度惩处违法超标的企业,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对废弃物进行优化处理,循环利用等,从而减少废气、废物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3.3提高大气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环境监测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大气环境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环境监测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可以大大提升环境监测的效率。因此,环境监测相关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不仅需要学习目前新的技术和操作方法,还要培养监测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从而使其可以保障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3.4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发挥媒体监督作用
        首先,加强对政府工作者的环保理念宣传,推动国家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环境保护的相关规章制度得以建全完善与大力执行,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守法执法,自我约束,并严格惩治破坏环境的单位与个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均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的保护,做好带头的好榜样。另外,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发放环保知识手册、政府人员组织打扫公共场所卫生、打击破坏环境者等措施,加强对民众的环保宣传,将环保理念深深植入民心,促使其自觉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为顺利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落实保障。再者,通过媒体公布或曝光国家单位、企事业以及个人的保护或破坏环境行为的做法,加强对全民保护环境的监督,促使全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结束语
        综上,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人体的身体健康,若不引起重视,则会导致人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在大气污染问题中,环境监测以及环境治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做好这些工作,就一定能够提升大气保护力度,从而对现有的环境进行有效改善。现阶段,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与经济因素、管理手段、技术、个人因素等等方面均有关系,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效率,让人们能够有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大气环境的监测技术,减少工业及交通对大气污染废气物的排放,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等方面最大程度地减少大气污染,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堃宇.基于多元协作的大气雾霾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8.
        [2]竹俊苗.试分析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方案与应对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7,29(03):218-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