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本文介绍再生水厂工艺调试过程和内容。水厂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使活性污泥,各个反应池到实际的工况需求,从而使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再生水厂调试
1用水特点
(1)微生物的生长:经过冷却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使生物生长活跃,在冷却塔光照一侧藻类生长较为严重。
(2)结垢:随着水温度的上升,水蒸发量增大,钙镁盐浓度增高而析出,在换热器的表面形成硬垢,妨碍热交换降低换热效率。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成的硅垢更是难于去除。
(3)腐蚀:循环冷却水吸收了过量氧,对设备管道有强腐蚀性。城市回用污水中的氨和磷含量比一般饮用水的要高,在冷却系统中还会导致铜质设备的腐蚀。
(4)卫生方面的危害:冷却塔的水及其淤积物会四处扩散,虽然病原菌由于温度、阳光的作用会部分死亡。但仍有必要投加杀菌剂防止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但最终冷却水中的余氯和氯离子的含量要控制在一定的浓度以下,以防止对不锈钢设备的腐蚀。通常在运行时,需要向循环冷却水中添加缓蚀阻垢剂,控制腐蚀速度和污垢的形成。
此外有时要对再生水进行处理,使其含量保持在0.5mg/L以下。由于再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通常比饮用水高,会导致粘泥和藻类的产生,因此通常需要添加杀菌灭藻剂,药剂投加量为新鲜补充水的1~10倍。磷的存在还易导致磷酸钙垢的形成,因此如果磷含量过高就必须用酸化控制或去除磷。
2调试的目的
2.1实现工艺设计目标,使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2寻找并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量和处理水质的各项控制参数,在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运行成本。
2.3 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设施、控制、工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再生水厂投入正常运行。
3调试内容
3.1调试的准备工作
(1)大致确定调试进度表
(2)整理有关的工艺设计图及设计说明、仪器仪表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3)检查化验室设备、药品等是否齐全,环境是否安全,以便开展水质分析。
(4)检查各构筑物及管道有无堵塞物。
(5)检查总供电及各设备供电是否正常。
(6)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开机,各种闸阀能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7)检查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8)检查维修工具是否齐全,常用易损部件有无备用。
(9)购买相应絮凝剂。
3.2带负荷调试
开启设施及管道中所有阀门和闸阀,开启进水泵进行送水,根据各构筑物进水情况及工艺流程适时启动相关设备。同时检查进线总电流是否符合要求,变配电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种设备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统能否满足要求。此外用容积法校核进出水、回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是否准确,校核各种仪表,检测进水水质,测量流速,测量并记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及时解决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编制各个设备相应的操作规程[1]。
3.3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
(1)进水闷曝培养
调试初期时,需检测的项目:进水的BOD5、CODcr、SS、PH值,每天检测生物池中的DO、水温、PH值。
在生物池闷曝10小时之后,取1000ml量筒水样进行观察,之后每4小时取一次水样,夜间则不取水样。持续上述过程直到肉眼观察,能看见生物池污水中产生小量絮状体(即菌胶团开始形成)时,开始镜检。观察微生物的形状、种类及菌胶团的结构。
(2)活性污泥培养的实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一定的方式,使处理系统中产生并聚集自己所需要的一定量的微生物,其培养方式主要有间歇式和连续式。
(3)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
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
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但因污泥以絮体形式存在于曝气池中,以直径500?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围溶解氧浓度2mg/l时,絮粒中心已低于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长,所以曝气池溶解氧浓度常需高于3-5mg/l,常按5-10mg/l控制。调试一般认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控制在2mg/l较为适宜。
温度:任何一种细菌都有一个最适生长温度,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加速,但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为10-45℃,适宜温度为15-35℃,此范围内温度变化对运行影响不大。
酸碱度:一般PH为6-9。特殊时,进水最高可为PH 9-10.5,超过上述规定值时,应加酸碱调节。
(4)活性污泥驯化
驯化的目的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选择和诱导,使具有降解污水中污染物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淘汰无用的微生物,对于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处理工艺,通过驯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严格控制工艺控制参数,DO在厌氧池控制在0.1mg/l以下,在缺氧池控制在0.5mg/l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2-3mg/l,好氧池曝气时间不小于5小时,外回流比50%~100%,内回流比200%~300%,并且,每天排除日产泥量30%~50%的剩余污泥。在此过程中,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4预缺氧池的调试
对预缺氧池到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控制在200%左右,确保工艺的脱氮效果。
3.5设备的调试
根据现场情况,调试小组对该厂单边构筑物进行调试,即1.5万m3/d。由于目前对现场实际进水水质情况不知晓,工艺调试方案暂时根据设计进水水质进行编写。
3.6预处理系统的调试
3.6.1机械格栅运行控制
污水在栅前渠道按设计要求控制好流速,当水中含砂量较大或者大颗粒砂粒较多时,可控制过栅流速适当增大。
3.6.2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情况
由于污水流速的减慢,或渠道内粗糙度的加大,格栅前后渠道内可能会积砂,定期检查清理积砂。
3.6.3做好运行测量与记录
测定每日栅渣量的重量或容量,并通过栅渣量的变化判断格栅是否正常运行。
3.6.4加药系统的调试
含加药加氯系统、碳源备用装置及PAC 加药装置
3.6.5生物除臭系统的调试
生物除臭系统构筑物由2 部分组成:预洗池及生物滤池。
(1)预洗池
功能:预洗池位于生物滤池的前端,其作用是去除气体中的固体污染物、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它作为一个有效的缓冲器,可降低高浓度污染负荷的峰值。
(2)生物滤池
功能: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进行吸附、吸收和降解。净化后气体由顶部排出。
4工艺选择
当作为再生水进水水源的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较好或再生水水质要求不高时,上述基本工艺可适当简化,即再生水源水加药絮凝后直接过滤、消毒,便可投入使用。当再生水水质有特殊使用要求时,也可增加其他深度处理工艺。对于水质要求更高的再生水项目,可在处理流程中增加活性炭吸附、电渗析、离子交换、臭氧氧化、微滤、反渗透等单元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通常上述基本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仍可作为这些深度处理工艺的预处理手段[2]。
总结
通过再生水厂工艺调试,初步了解及掌握了参与调试所需要步骤和规划,对水厂的运行有了更宏观的理解,为以后参与其他类似水厂的调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 61:94.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