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建立新型和谐路地关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方洪祥
[导读]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路地关系,建立新型和谐路地关系,是施工企业营造良好外部施工环境、保证施工生产顺畅进行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常态下施工企业由被动适应到主动作为的战略抉择。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路地关系,建立新型和谐路地关系,是施工企业营造良好外部施工环境、保证施工生产顺畅进行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常态下施工企业由被动适应到主动作为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施工企业;新型和谐;路地关系
        前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带来价值观上的变革与冲突,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施工企业的施工环境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立新型和谐路地关系,就必须要对路地关系有全面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弄清路地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探索建立新型和谐路地关系的路径。
        一、正确认识路地关系
        路地关系,是指施工企业及其工程项目与所在地诸多关系的总和,主要涵盖与各级政府、村委会、业主单位、驻地企业等机构和组织,以及驻地百姓等关系。
        新常态中,我国经济告别了以往30多年的高歌猛进,开始了缓慢前行,却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其中,施工企业因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的约束,更加重视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不得不注重路地关系的质量。
        减少规范施工外因素的阻挠,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保护合法权益,构建起和谐的路地关系并使之转化为企业创效的生产力,在企业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施工企业对路地关系依旧粗放对待,以致路地关系紧张。纠纷、闹事、群体性事件等时有发生,导致工期延误,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被业主逐出区域性市场,结果是损害了企业形象,丢掉了市场份额,为企业经营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施工企业路地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保护主义设置无形壁垒
        因承揽项目的多样性和区域性,施工企业多扮演着外来者的角色,时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侵害。一是地方利益优先扰乱施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征地拆迁、购买原材、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爆破作业等环节中,地方政府可能会直接或间接施加影响,施工企业迫于压力不得不为“地方利益链”买单。二是双重标准让施工企业无辜蒙受损失。在地方企业和居民与施工企业发生纠纷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协调关系时,从情感因素上可能会偏向当地,让施工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
        (二)沿线居民素质参差不齐
        各地风土民情不同,居民的经济意识也不尽相同。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居民经济意识强、思想活跃,对待当地的工程建设,往往寸利必争尺利,无理也要得利。一类是与施工企业发生直接关系的居民,或抢栽抢种抢盖抢建寻求最大溢价,或不满足于地方标准漫天要价。一类是与施工企业毫无关系的居民,故意寻衅滋事以满足个体或团体利益。
        (三)施工企业内控乏力,在路地关系上处于劣势
        如果企业内控乏力,即使外部施工环境再优越,也会自生事端。

一是企业制度和管理不规范,员工纪律性差,在交涉过程中出现粗放行为和不雅举动,势必会令路地关系紧张。二是缺乏处理路地关系的专业规范和人才,重生产轻协调,事到临头赶鸭子上架,结果因路地关系处理不当反而阻碍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三是施工观念与时代脱节,重金钱处理轻情感联络,面对网络时代产生的舆情,缺乏有效应对机制。
        三、构建新型和谐路地关系的路径探索
        (一)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合理权益
        施工企业都要敢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法规具有普及性和广泛性,条例、公告等则具有区域性,施工企业在进入某个区域市场后,要在掌握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当地政策性条例、公告等,利于有理有据有节地处理路地关系上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寻衅滋事及恶意阻工事件,要运用法律手段坚决予以回击,绝不姑息迁就退让,让对方付出沉重“代价”,达到震慑的作用。
        (二)主动作为建立沟通快车道
        沟通是双向的,施工企业要具有超前意识,占据沟通环节里的主导地位。项目进场前后,首先要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介绍企业和工程情况,汇报困难和问题,讲清楚面临的压力、严酷的市场竞争形势和艰苦的作业环境,讲清楚企业严格的制度和管理,争取支持和理解。其次各部门要迅速与业主、监理、设计院、质监站等对口部门进行业务对接,了解各对口部门的运作程序和思路,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涉及到镇村的,要保持与基层组织的良好互动,尊重当地的人文习惯和风土人情,设身处地为镇村民着想,通过利用传统节日对村民进行走访或利用机械设备等便利条件开展路地共建工作等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
        (三)苦练内功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施工企业要时刻将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内部控制,以优良的作风做人做事,最终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结果。一是谨遵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对可能出现的粗放行为和不雅举动,必须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做到事前规范、事中控制、事后及时消除影响。二是加强员工思想教育,配备或培养懂行的协调人员。员工个体代表着整个企业的形象,要时刻强化员工的团队意识,引导其站在团队的角度上去对待路地关系中的问题。同时要改变重生产轻协调的思路,上场前就配备专业的协调人员,或发掘培养敢于协调、善于协调的员工充实到处理路地关系的岗位当中。
        (四)加强正面宣传和舆情应对
        在新媒体时代,宣传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宣传利用得当可以成为处理路地关系的一件利器。一是由小及大的宣传争取沿线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施工企业施工的多是国家或地区规划的项目,要充分利用有效宣传渠道,宣传工程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居民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争取理解和支持。二是引进舆论监督机制营造舆论氛围。在处理路地关系中的好做法或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都可以通过舆论工具广为宣传,以激发社会群体的正义感。三是引进舆情应对机制防范舆论风险。施工企业既可能是舆论的受益者,也可能是舆论的受害者。应建立编制舆情应急预案,出现舆情的时候,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降低、化解或消除舆论危机,维护企业在正当利益。
        四、结语
        在多媒体时代中,新型和谐路地关系是施工企业施工生产的重要保障,新型、和谐重在练内功出实招,只有以系统性的不变才能应对路地关系上的万变。新型和谐路地关系的建立,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表现,在这种良性态势下,建筑质量会越来越高,人民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社会将更加和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