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县财政局 江苏金湖 211600
摘要:随着国家财政税收体系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也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发展瓶颈的前提下,尝试探索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方向,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
财政税收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调节分配收入、优化配置资源、合理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目前,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尽管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仍然无法密切紧跟市场经济的脚步,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政府财政收支情况,更是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进资源的配置以及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一是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提升市场经济的活力,为诸多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资源环境,促进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创业大军。同时,财政体制的改革,减轻了当前企业负担,使得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生产当中,从而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带动行业发展及产业升级,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的需要。二是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完善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增加了人民的收入,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有效缓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三是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是政府调节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不断调整的财政税收体制,是适应不同阶段财政税收的有力保障,是政府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关注民生的体现,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提高了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唯有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2当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2.1财政税收体制尚不完善
当前的财政税收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财政税收方面呈现出集中向上的趋势,无法进一步保证分税制度的有效落实,尤其是对于乡镇政府来说,乡镇财政体制与相应的管理、服务职能等不相适应,造成乡镇政府在服务乡镇企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出相应的管理职能,没有将财政政策完成上行下效,使得城市与乡镇发展不均衡。二是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相比西方,首先发展时间尚短,其次财政税收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相适应,部分税种并没有纳入税负征收范围,导致税收调节与市场不协调。
2.2转移支付尚不规范
建立在分税制上的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是带有福利性支出的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救济金以及各种补助费等,此种行为主要是为了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予以政策型补贴,从而缩小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象,带动其当地经济发展。当前我国转移支付规范性尚不完善:一是转移支付工作没有完善的监督与管理,从而造成在中央财政向地方政府支出的过程中出现糊涂账的现象,造成中央财政亏空,负税收压力大;二是转移支付的类型比例不规范,地方利益没能得到维护,很多政策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没能做到按需分配。
2.3预算制度不完善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当前的预算制度缺乏落实,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预算制度,但具体落实不到位,依旧是分散支出,集中统计,从而出现糊涂账现象。除此之外,预算内容编制不完善,导致政府税收支出项目不明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支出信息不透明,政府公信力缺失,人民对政府的信赖程度降低。
同时,在财政预算阶段缺乏周期预算,影响政府进一步规划财政发展,不利于宏观手段干预,预算制度没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契合当前的经济环境,阻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1]。
3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
3.1构建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构建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既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彰显社会公平。第一,中央分权于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对于自身管辖地区在税种范围内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以及独立立法得到保障。各级地方政府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制定符合当地事情的税收减免政策以及税收法规,更利于当地政府财政税收部门开展工作。第二,需要建立在相关政府部门财政划分的基础上,实现对财政支出的直接管理,一是可以提升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二是可以有效减少支出的责任。
3.2制定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税收政策是政府部门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本着基于市场、服务市场、优化环境的原则从而实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政府开展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制定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需要做到:第一,实现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管理,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公共债务管理制度;第二,构建自上而下的财政税收一体化管理模式,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各部门实现财政统一管理,既提升了办公效率,又简化了办公流程;第三,税收管理是整个财政税收体制中的重要一环,相关部门应不断创新财政税收的管理职能,将税收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实现财政税收政策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3制定有效的转移支付体系
现阶段地区经济不均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监管制度不完善,转移制度工作的开展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一是工作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二是管理人员相对散漫,长此以往,难免出现各种类型的糊涂账。第二,如果应用的转移支付无法匹配当地环境,强行执行的后果就是会对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政府转移支付的目的无法实现,破坏不同地区的转移支付均等化,无法体现社会公平。制定有效的转移支付体系,可以保障政府的转移支出项目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有利于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体现了社会公平。同时,转移支付体系的有效落实,使得各地区的政府都能参照国家统一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3.4科学制定财政税收收支范围
合理的财政税收收支范围、税负比例,有助于加快公共服务均衡化过程。财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明确财税各部门人员的职责,确保经济工作稳步开展,从而扩大税收管理范围。另外,应结合实际,以及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逐步将财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中。
3.5不断提高相关管理者的素养
管理人员的素养关系到整个财税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国家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已然成为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的助推器。当前社会,创新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各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财税工作关乎民生,事无巨细,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仅是相关人员的职业需求,也是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财税制度的改革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财税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财税体制进一步改革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车蓉.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纳税,201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