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岳岩
[导读] 摘要:在企业管理中,预算管理是重要工作之一。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在企业管理中,预算管理是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期望实现企业预期的盈利,以此最终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做好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这样可以尽快使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现今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内外环境分析、预测、一定时期经营财务分析制订一系列计划,按照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和发展目标相结合,以预算、控制、协调和考核形式制定管理控制体系,对其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系统。
        1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很多企业,尤其以传统业为主,长期以业务为先,对财务重视程度不够,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就更差一些,只要业务跑得起来,账可以慢慢算。也有的认为业务就是摸索着干的,所以无法做预算,由此,很多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或者没有相关制度,预算管理工作难以有序开展。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却没有按照制度执行,因此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标[1]。
        1.2预算执行人员能力不强,素质不高
        由于国有企业是围绕企业经济体制产权关系而进行的一种改革政策,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会有人对改革目标产生误解,认为企业改制仅仅是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经济地位。而全面预算管理由于是近些年新兴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国有改制企业作为最新众多企业共同经营发展的企业,缺乏专业的预算编制人员,而且很多预算编制人员对该模式的认识并不到位。对于预算编制系统或者预算基础报表编写不清楚。更多地由财务部门根据业务的基础数据和实际经验,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完成企业预算的编制,这样做违背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即全员参与,导致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毫无意义。而且受不同企业管理观念的影响,很多管理人员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具体指标就是财务指标,它能不能够实现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关系,与自己的贡献关系不大。企业内部存在这样的消极思想,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很难保证企业全年预算指标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3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度不够
        我国有些企业虽然也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的不重视,管理工作只流于形式,使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只将重点放在企业经营上,认为企业只要收入越多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就越好。第二,大多企业都在盈利状态下,全面预算管理体现出来的价值也不是很明显,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思想意识普遍是“重效益,轻预算”。由于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不重视,全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排斥及不配合,实施过程面临很大阻力[2]。
        2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2.1提高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第一,财务部门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全员参与、积极配合,使全员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第二,企业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学习,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提高全员素质,同时定期组织员工到优秀企业进行学习交流。第三,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并执行时,要设有相关组织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在监督执行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奖罚,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其中。


        2.2 运用科学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目前部分企业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存在编制方法不科学的情况,为应对上述情况,工作人员需要扎实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例如借助于计算机等技术,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企业运行化解,资金需求与使用情况,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和判断的标准。在整个编制环节,为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当着眼于实际,对预算编制的方法进行持续性优化,以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增强预算编制的有效性,为后续预算执行以及管理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方向性引导。
        2.3提升全面预算管理认识
        为提高企业员工对全面预算的认识,减少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产生差异。首先,财务人员对企业的总体预算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了解预算的基础和数据来源,熟悉预算编制,掌握和了解各个部门和企业的业务流程。当某个数据的执行差异发生时,应找出差异的来源并及时追溯;其次,每个部门的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在预算差异发生之前找出原因。企业可以在工作日内规定一个特定时间,定期对企业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全面预算知识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企业员工重视全面预算,避免企业预算成为形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
        2.4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倒逼企业管理方法的提升,使得管控的方法也在不断改善。树立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比较有效的方法。全面预算管控并非是财务等少数部门的职责,而是企业整体的职责,需要各部门、各岗位结合自身的特点,将预算管理的目标具体到明确的主体上,确保控制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都能得到执行和落实。同时要让企业的领导层了解,全面预算管理不是只靠财务部门来完成,是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共同配合才能做好此项工作。只有领导层发挥引领作用,才能带领员工全面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2.5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时,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高新技术企业要稳定研发队伍,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标准。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其次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架构设置要合理、规范、健全、符合内控原则。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要相互分离,每个权限相互制衡、相互牵制。最后企业领导者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为高新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4]。
        结束语
        内外部环境基本相同的企业,有的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胜利,而有的却时时处于困境,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是否建立了准确的内外部信息基础之上的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将其自身优势与外部机遇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仅拥有正确的战略目标是不够的,公司还需要将战略目标转化为行动,这就需要预算。预算是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而制订的详细计划。好的预算不仅能促进成本的控制,企业运营流程的优化,还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制,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还能确保公司的日常营运活动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是一种好的预算管理体系,它将公司内外部各种信息梳理出来与公司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整合与分配,集中优势力量参与市场竞争,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璐.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20(07):109-110.
        [2]刘微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20(07):111-112.
        [3]夏芬.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20(07):117-118.
        [4]田文秀.论国有改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效力[J].中国商论,2020(07):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