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卢海法
[导读] 摘要:对于现阶段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言,大跨径连续桥梁所采取的施工技术已然是桥梁工程设计及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对大跨境连续桥梁展开建设的时候,需要对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经济型、外观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充分的考量,因此,若想切实确保这一技术的建设施工更具高效性,并实现工程施工目标,就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由此才可以为桥梁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5700
        摘要:对于现阶段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言,大跨径连续桥梁所采取的施工技术已然是桥梁工程设计及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对大跨境连续桥梁展开建设的时候,需要对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经济型、外观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充分的考量,因此,若想切实确保这一技术的建设施工更具高效性,并实现工程施工目标,就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由此才可以为桥梁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应用
        1大跨径连续桥梁技术概述
        大跨径连续桥梁是一种以连续钢构桥为主的桥梁形式,其主要形式就是以连续梁体为主梁,并且将梁体与桥墩进行直接固结,此种结构体系使得桥梁的上下部结构都能进行载重的承担,从而对墩顶的负弯矩进行减小,而且可以采用柔性墩的施工方式来对较大的桥梁变化进行承受,从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抗震性等。但是由于此结构属于一种多次超静定结构,在施工以及运营中出现混凝土收缩以及温度或者预应力变化时以及出现墩台的不均匀沉降时,就会产生附加应力而影响其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中,其施工环境比较复杂且施工整体的难度比较大,不太便于大型的施工机械进行使用,还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由于目前我国桥梁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也成为制约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在施工中也会受到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其施工质量以及实用性。这就导致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中存在以下风险:(1)施工中的高空作业较多、施工技术难度大;(2)施工地点地形与海拔的差距较大,施工环境恶劣,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而且会延长施工时间。
        2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施工应用
        2.1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水泥采用高品质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同一座桥的板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粗集料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混凝土:桥梁结构性构件混凝土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具体要求结合高管局《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等有关文件。普通钢筋采用HPB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相关规定。
        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2.2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为整个梁体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项目采用后张法施工,即先将梁体钢筋及混凝土施工就位,后通过预留孔道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及封闭灌浆。整个施工流程为:(1)检查张拉工序所用的张拉机具、锚具等,并对进场的钢绞线进行检验,不符合的材料一律退回;(2)梁制备好后,通过检验确认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千斤顶以及锚具等相关设备的就位安装;(3)首先进行初应力张拉,张拉满足设计要求后,提升张拉力,达到2倍初张拉应力继续张拉,按设计要求满足相应的张拉时间并检验合格后,张拉至设计预应力,并持续至设计要求时间;(4)在设计预应力下稳定后,进行锚固锁定,该过程中应控制应力稳定,并通过预埋孔道进行压浆施工,待压浆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封锚施工,整条预应力梁即宣告施工完成;(5)施工前可根据需求先行制备试验梁,根据试验梁的相关参数进行后续正式施工的调整。


        2.3挂篮推进
        预应力施工完成后,本节块施工暂告一段落,可以进行下一节块的施工,其推进步骤叙述如下:(1)拆除轨道中端和前端的固定器具,此时主构架后端仍然保持固定状态,之后将推进千斤顶缩回,用于带动轨道移动至已完成的节块上。(2)重新固定移动后的轨道,确保中端和前端再次被夹紧,之后拆除后端固定,确保顶板及翼板支撑型钢位于滚轮架之上。(3)松开千斤顶的油缸推进设备,使千斤顶离开桥面板及主构架,将前导轮落在轨道上,之后放松锚定千斤顶,使后导轮顶住轨道上翼板底面,此时模板完全脱离混凝土面。(4)推进千斤顶同步顶推施工,缓缓推动前导轮使挂篮及模板前进到下一个节块的施工位置。之后调整千斤顶,并核对主构架是否水平,核对完毕无误后,挂篮顶推完成。
        2.4合龙段与边跨施工
        梁体中间跨的节块数量需采用奇数配置,两侧的悬臂节块为对称施工,预应力筋即在此段内闭合完成。施工进度到达此位置后,两侧的挂篮先到的先拆卸,利用后到的挂篮作为合龙模板挂篮。混凝土浇筑完成且预应力施工完成后,即可拆除掉后到挂篮,完成桥梁的梁体闭合。
        而边跨因为存在不平衡力矩,一般而言其设计长度均大于跨度的一般,因而到边跨的施工,采用满堂支架进行施工,需注意由于支架及梁体重量较大,支架搭设的地基需具备相应的地基承载力。若地基承载力较高,则直接上覆钢板整平即可搭设支架施工;若地基承载力较低,则需对地基进行相关处理,可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础等方式。
        2.5控制预应力
        收缩应力、混凝土徐变、施工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和结构预应力是桥梁的主要应力。控制桥梁梁的应力主要是指控制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应力状态。确保按照相应的设计控制结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桥梁结构的截面作为控制截面来控制应力。首先,通过对构件的预埋应力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构的比应力分布,并对桥梁结构的比应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次,如果在桥梁结构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际应力中发现较大的偏差值,应立即查明偏差的原因,并通过合理的对策立即进行调整,确保两者之间的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6控制稳定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已建成越来越多的大跨度连续梁桥。此外,桥梁的跨度也在不断增大,这就导致了由荷载引起的桥梁稳定损失问题越来越严重。桥梁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控制桥梁工程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期间,要认真收集整理桥梁结构的具体刚度、变形、结构应力和临时永久性支撑。然后通过对安全稳定系统的分析和计算。认真评价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构选择并采用合理的控制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为确保桥梁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需要充分研究桥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的技术,重点关注施工要求和施工工序,进而合理进行施工,有效保证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国交通运输建筑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魏震宇,刘倬.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11):62-63.
        [2]梁成田,于世梅,魏传霞.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39(5):192-192.
        [3]李伟.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2(18):176-177.
        [4]赵国瑞.桥梁工程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8(4):119-120.
        [5]张云.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 (6):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