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郑州黄河水资源利用有关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刘沅
[导读] 摘要:黄河作为郑州市重要的过境水源,郑州河段全长160千米,辖区内共建引黄取水工程17座,承担着沿线农业灌溉、生活、生态及工业供水任务。
        郑州黄河河务局供水局  475000
        摘要:黄河作为郑州市重要的过境水源,郑州河段全长160千米,辖区内共建引黄取水工程17座,承担着沿线农业灌溉、生活、生态及工业供水任务。据统计,自建设形成引黄供水体系以来,已累计引用黄河水115.21亿立方米,为郑州及周边地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源保障。
        关键词:水资源;引黄供水;涵闸
        1郑州引黄供水工程概况
        目前,郑州辖区内共建引黄供水工程17座。按管理权限划分,国家建设与管理的有9座(其中在控导工程上建设的有3座、在黄河大堤上建设的有6座),地方建设与管理的有8处。设计总流量为390.67立方米每秒,取水指标为4.5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2亿立方米、地下水0.56亿立方米)。
        2郑州引黄供水发展现状
        近年来,引黄供水作为郑州治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逐渐加快,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发凸显,受河势变化、河道下切和取水许可指标限制等因素影响,造成大部分涵闸引水能力衰减,出现“引不出,用不上”等问题,较大程度上制约了郑州引黄供水的发展势头。
        3影响郑州黄河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分析
        3.1河势变化导致涵闸供水保障能力不足
        受黄河主河道下切影响,郑州黄河河务局管辖的7座涵闸的共性问题在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引水困难,供水保证率较低,无法满足沿黄城市、灌区的生态、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如作为河南省最大农业灌区的配套涵闸—赵口引黄闸,因大河小流量常态化运行,在2015年仅引用黄河水9989万立方米(该闸年平均引水在2亿立方米左右),引水主要月份也主要集中在黄河汛期期间。由此可见,涵闸闸底板相对抬高成为引水困难的主要制约因素。
        3.2取水许可指标存在不平衡现象
        2010年,黄委批复郑州市各引水口门的引水许可总指标为4.58亿(其中农业用水指标为1.95亿m³,非农用水指标为2.63亿m³)。目前,辖区内大部分涵闸均存在超指标引水情况,并且取水许可指标存在不平衡现象,尤其是惠金供水处的花园口引黄闸和马渡引黄闸。花园口闸作为向郑州市北部三河一渠一湖(贾鲁河、魏河、索须河、东风渠、龙湖)供水及向北郊地下水补源的重要涵闸,全年取水指标仅为500万m³(生态),年引水总量在1亿m³左右;马渡引黄闸主要承担郑州市祭黄(祭城村至黄庄村)公路以东及莆田环城铁路以东地区农业引黄灌溉任务,全年取水指标为1000万m³(农用水),受河床下切影响及下游渠道损坏影响,全年长期无法引水。两者对比,取水指标不平衡现象越加显现。
        3.3水资源监管存在漏洞
        当前,郑州辖区内水资源监管漏洞主要存在于赵口灌区春灌时期的远端供水及滩区地下水。前者由于涉及面积大、区域广、渠道多、输水线路长等原因,存在用水户利用监管漏洞,农水它用,向新建调蓄工程内蓄水等问题;在许昌鄢陵段,由于长距离供水过程中,存在多处供水渠道与自然河流出现交叉的情况,造成引水用途监管难度加大;滩区地下水则因水费政策、地方自建自管等因素制约,水资源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盲区。
        3.4供水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郑州引黄涵闸主要测流方式为渠首人工便携式流速仪测流,未能实现全面动态流量监测,存在计量精度不高,受使用局限性较大等特点。加之个别涵闸在用水高峰期时段,还存在两水混供(农业水、非农业水)现象,也是造成计量不准确的主要原因,计量设备急需升级改造。
        3.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引黄生活用水总量下降
        自201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郑州市增加了新的水源地,市自来水公司以南水北调水源转换黄河水和既有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改造为重点,新建刘湾、航空港区、罗垌3座水厂,完成柿园、白庙两大水厂改造和南水北调水源转换,逐步形成以南水北调为主,黄河水及地下水为补充的多水源共同供水保障体系,供水区域和供水结构的调整将黄河水源改变为郑州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备用水源。


        3.6农业用水价格偏低
        目前,黄河下游农业用水价格按照《关于调整黄河下游引黄渠首工程和岳城水库供水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540号),农业用水价格维持4—6月份每立方米0.012元,其他月份每立方米0.01元。郑州辖区内管辖的赵口引黄闸所对应的赵口灌区,则水价偏低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局面时长发生,无法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也违背了水是商品的规律。
        4提高郑州黄河水资源利用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针对黄河水资源利用,要求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结合郑州黄河水资源利用实际,建议从以下措施进行贯彻落实。
        4.1抓牢涵闸改建机遇,融入地方水生态建设
        根据近期规划,郑州引黄涵闸有2座(马渡、赵口)已列入黄河下游涵闸改建计划和6座取水工程纳入郑州市沿黄口门提升项目;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开工建设。通过改建,使涵闸恢复大部分时间的自流能力,保证供水效率。在涵闸改建期间,供水部门可以积极争取地方资金或者自身筹措,建设小流量的闸前应急泵站,构建引黄渠首闸与泵站联合供水的保障体系,保证供水效益。主动与地方政府和用水户对接,将供水项目开发融入区域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城市生态水系、引黄调蓄工程、灌区渠系改造等项目规划、建设,实现服务社会与自身发展同步。
        4.2科学核定取水许可指标
        结合近年来供水实际,供水部门需加大与用水户的走访调研力度,准确掌握辖区内现有及潜在用水户的用水需求,在核发取水许可证时,建议上级单位针对各引水口门的用水性质和实际引水量科学核定取水指标。同时,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的水利工作方针,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倡导灌区加大节水设施建设,倒逼用水户节约用水。
        4.3强化引黄供水全过程监管
        在赵口灌区春灌时期、远端供水期间,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监管。建议借鉴中小型水库暗访督查的“四不两直”方式,对重点非农业口门实施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并在现场派驻管理人员,实行全天候盯守查核,昼夜不间断监测,防止用水户农水它用,擅自变更取水用途的行为;实行超许可预警,实时结合用水户的需求及涵闸取水许可指标,向用水户下达预警通知;在大型赵口农业灌区的重要引水、分水枢纽安装必要的监控装置或使用无人机巡查,利用科技化手段,加强供水过程的监管。
        4.4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测报能力
        目前,我局通过争取上级及本级资金投入,已在3座涵闸下游渠道干流安装远程雷达测流系统,但在一些全非农口门还未安装,例如桃花峪闸;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在所辖涵闸及重要分水口加装远程雷达测流系统,保证取水口门流量监测的准确性,减少人工投入,规范引水测流工作。
        4.5扩大引黄供水新途径,提高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郑州黄河供水部门通过主动服务、参与地方水生态体系建设等工作方法,力争增加生态环境用水,满足郑州市区及周边地区河渠及调蓄工程用水需求,努力增大供水区域;同时密切关注利用黄河水源建设的桥南水厂、侯寨水厂,最大程度发挥黄河水资源的供水效益,为打造沿黄大都市和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4.6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水意识形成
        农业用水要实现节约用水,不但要在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建设,而且要依靠水价的杠杆作用,与供用水双方经济利益密切挂钩,才能有效的激发灌区节水的积极性。供水部门要立足前沿,深入调研,积极推动农业水价改革,从而发挥水价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秉栋、赵庆良等.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003.12
        [2]郑州黄河河务局,郑州黄河志,2018.12
        [3]吴湘婷、原小利、乔鈺、河南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探讨,20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