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杨增友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经济和稳定的特性。
        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  650501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备经济和稳定的特性。但是在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钢筋混凝土又具备复杂工艺和交叉施工等特点,对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要求更为严格。本文将探析工程结构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等重点施工技术,并找到提高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结构;质量管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一、介绍
        工程结构是建筑工程中以工程材料组成的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组合体。这种组合体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各项需求[1]。目前大部分建筑的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商品房、商业中心、办公楼等。还有少部分的其他结构,比如鸟巢、水立方的钢架结构等。本文主要就工程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探析,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重点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这三项施工技术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重要的施工技术,关系到工程结构的质量和工程效益。
        除施工技术外还有质量管理也影响着工程结构的性能。施工管理制度、人员素质以及承包商资质则是工程结构质量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从这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结构的各项性能,提高安全和质量。
        二、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
        2.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施工时,技术点主要有这么几个:施工方案、施工材料、模板设计。
        模板施工的施工方案是保障质量的关键,科学的施工方案能够很好的统筹规划整个施工过程,预计施工难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既能最大程度上节省各项成本,又能保障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要求。
        施工材料的选择是在满足工程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施工成本,在模板工程中,主要的材料是模板的选择,可以根据要求选择重复使用的模板,避免使用一些劣质的一次性模板。重复利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材料使用成本,而且重复使用的模板材料在质量上比一次性模板材料要更加可靠耐用,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结构的整体质量。
        模板设计则是需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在模板的设计中,要根据混凝土型号、强度、刚度、平滑度等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之符合混凝土的各项要求。在拆模后,混凝土不再需要修整,能够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是整个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中的骨架,决定着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和抗拉强度。钢筋工程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是钢筋的质量,因此对钢筋的选择、检查、加工工艺是把控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
        对于钢筋的选择,不同的工程结构需要不同型号的钢筋,钢筋的含碳量和直径是钢筋的主要判断标准,同时钢筋也是施工中很容易被偷工减料的重灾区,因此在进行钢筋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检查工作,确保钢筋型号、质量符合标准才能进入现场。
        通常市场上的钢筋都是通用型的,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程,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比如切割、弯折等。在加工的过程中如果加工工艺使用不正确,很可能会破坏钢筋的刚度和抗拉强度。因此规范的进行加工,做好加工后的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性的情况,比如确保钢筋表面的清洁,锈蚀严重或者有伤口裂纹的钢筋要及时进行替换。
        2.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是最终的主体结构,能够增加钢筋的强度和稳定度,最后形成稳定安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中主要的技术点在与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比、浇筑的顺序和温度以及后期的养护。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项材料的配比不同,最后形成的混凝土结构性能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混凝土实际的使用场景,计算出混凝土需要达到的强度,再倒推混凝土各项材料的配比。这是混凝土工程的基础技术,但却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技术是浇筑的顺序。混凝土浇筑通常分为两次浇筑,第一浇筑底层的基柱、第二次浇筑上层的梁板等结构。这样的浇筑顺序能很好的使混凝土在各个结构中分布均匀,减少空隙的出现。同时,也能减少因为受力不均出现的模板变形等情况。
        对于混凝土工程,浇筑并不是最后一步,因为混凝土的强度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养护工作主要是保持水分和减小温度差,因为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持续吸水放热,缺少水分和温差过大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
        上述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结构中的重点施工技术,每一项都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及质量,需要在工程中重点考虑。
        三、工程结构的质量管理探析
        施工技术是工程结构的硬实力,质量管理则是工程结构的软实力。硬实力很重要,软实力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做好工程结构质量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3.1施工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施工管理制度是工程结构质量管理的先行制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约束相关方的责任义务、确定工程质量标准等。
        首先工程结构从开始设计到最后的落成其中涉及的相关方众多,有设计方、施工方、分包方、材料供应方、还有业主、咨询机构等。如何从源头约束每个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产生权力错位和监管错位是施工管理制度的核心。
        其次,工程结构中施工的标准,最后验收合格的标准等需要在施工管理制度中明确,既能起到约束作用,也能起到引导作用。
        3.2人员素质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工程结构的质量管理除了上述说的施工技术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员的素质,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施工人员的素质。
        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能,尽量挑选有工程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这类高素质的人员在成本控制、安全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能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挑选合适的施工技术人员,把握工程结构的质量。
        在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特种作业人员、比如钳工、焊工、机械操作工等。这些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工序。在对工程结构质量影响较大的施工工序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助于提高工程结构的质量。
        3.3承包商资质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质量管理对承包商资质要求同样严格,承包商资质越高,表明在相关工程结构工作中具备更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甚至能够纠正设计缺陷。因此在选择承包商时做好承包商的资质审查十分重要。
        选择承包商主要看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否具备相关施工资质,资质越高越好;其次是相关工程结构项目经验,项目管理人员实操经验;如果可以,最好还能就承包商财务情况,业内口碑做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预防承包商半路跑路,造成烂尾,严重影响工程结构。
        四、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结构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等重点施工技术,探析了影响工程结构各项性能的施工要点及提高措施。并分析了如何让从施工管理制度、人员素质和承包商资质三方面提高质量管理。
        工程结构的性能(安全、质量等)是受多方面的影响,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其中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是提高工程结构性能的主要途径,也是保障工程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一鸣. 高层建筑主体工程结构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1662.
        [2] 李文强. 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 江西建材,2016,(23):263,266
        [3] 徐洪娟. 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D]. 安徽建筑大学,2015: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