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中的控制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高梅
[导读] 摘要:公路运输在整个物流中所占据的比重很大,它在物流运输中的地位也随之日趋突显。
        枣庄市山亭区路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枣庄山亭  277200
        摘要:公路运输在整个物流中所占据的比重很大,它在物流运输中的地位也随之日趋突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不断的增加带给城市道路所承载的压力日趋严重,原有的混凝土搅拌技术也己满足不了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基于老式的混凝土路面其结构质量和工艺技术都己经滞后。鉴于此,本文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中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原有道路的路面改造修建中,无论是采用沥青混合料还是混凝土施工都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合理的利用翻修技术。对于旧路改造应不断的改进翻修技术来提高施工效率。对于不同的施工环节依据相应的技术规范对现场的作业实施监督管理。监理人员应担负起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以及材料管理的管理责任。总之,新旧道路塔接的质量优劣对改造后的原有道路其使用周期的长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利用翻修技术对延缓强化旧路改造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尽可能的将改造工程中的一些常见病害消除,以此延长原有道路的使用寿命。
        1道路改造中存在的施工与技术难题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遇到的施工与技术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道路两侧存在商铺、居民住房等建筑物,如果进行封闭施工,会对私家车的通行以及公交车的通行产生极大影响。第二,在西段道路对雨水出水总管进行规划时需要穿越南侧的住宅小区,但是管道沟槽与两侧住宅楼房的距离比较短,并且楼房的基础条件埋深度相对较低。如果施工不当会导致房屋外墙基础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影响居民楼的牢固性以及安全性。第三,在道路开挖过程中,沿线的路基土质比较差,需要对道路路基进行有效处理。第四,原有的人行道中通信、有线电视、架空线不能及时拆线,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人行道开挖,电力、电信以及有线电视的通信管道影响施工进度。第五,在道路沿线的红线外,住宅小区以及商铺污水没有纳入到污水处理管网中,路面的排水大多为自然排水。因此,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专门铺设支管对雨水进行处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道路改造的造价成本,并且会导致工程量增加。第六,在该道路改造过程中,商铺与道路红线的距离为3米到5米左右,并且其标高低于道路的设计标高,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积水问题。
        2市政道路原有道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旧路补强施工质量控制
        如果旧路面的破损不是很严重,可以对原有路面实施铣刨,若铣刨机没有办法清除干净,则需要人工进行铲除作业彻底清除残留物。以此避免新路面出现推移现象,从而造成新路面的损坏。如果原路面破损状况较为严重,需要采取破凿的方式彻底清除,清洁后将基层铣刨成为平面,切记基层面必须保证坚实牢固,然后在上面喷洒封层油,避免出现裂缝现象。在对相邻的板块侧面实施植筋作业的同时灌入C30沥青混凝土,但是,必须保证灌入的沥青厚度要与其相等同,使之恢复到原样。由于原路板出现裂缝和接缝问题,这是因为旧混凝土板受环境和荷载压力的影响所致,所以,在设计新的路面结构之前,需要对原有的路面结构进行铲除。在彻底铲除旧土板块以后将操作区域清除干净,为了减缓旧路面的反射裂缝,需要把旧路面与补强层之间进行隔离,隔离层采用土工布铺设便于浸透沥青,尽可能的避免新路面出现裂缝现象。
        2.2交通管制
        新路在铺设过程中,对交通应采用管制,这也是为了保证新建路面养生期间的质量,针对加宽的桥梁连接作业时必须控制旧桥车辆的过往。对施工运输车辆的管理应高度重视,避免施工运输车辆的自重对路面造成碾压破坏。可以在施工区域内相隔一段距离设置下车口,用细砂铺设斜坡,避免台阶被破坏。
        2.3拓宽路基与旧路基的搭接要点
        首先,要做好拓宽路基的基础处理。

在施工开始前,应对旧路基地表上存在的植被、杂物等进行清除,再针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处理,采用换填、碎石桩等方法,完成软土地基的碾压与夯实,尽可能降低沉降。其次,通过土工格栅的施工进行路基加固。进行土工格栅的施工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拓宽路基与旧路基的搭接更加牢固,强度得到增强。再次,拓宽路基与旧路基的填料要保持一致。保持拓宽路基与旧路基填料的一致性,严禁使用不在设计规范内的填料,对于路基土的压实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使其在经过施工后能够达到合格标准。最后,做好相应的防排水措施。防排水措施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拓宽路基与旧路基的结合部位因雨水渗入导致的断裂、错台等问题。
        2.4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重点考虑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影响因素,施工中应加强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增强道路运行中路面的强度,还能避免过负荷造成路基的损伤,并控制养生期一周后实施路面的施工。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沥青拌合质量的马歇尔试验。摊铺前需将顶面处理洁净,然后对面层的铺摊实施合理地洒布透层油及粘层油。透油层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路基面所用的混凝土来确定,如果路面是混凝土稳定类半刚性基层,则应采用慢裂型乳化混凝土。对混合料的摊铺进行连续性摊铺,能够使路面的平整度保持一致。用混凝土洒布车喷洒过程中,绝对不能发生流淌现象,保持稳定的喷洒量和车速。初次碾压时碾压两遍,用60~80kN双轮压路机实施碾压,切记车速控制在1.5~2km/h范围以内。然后用大于20t的轮胎压路机实施碾压,车速控制在5km/h,对路基面碾压4~6遍。复压阶段必须保证压实度符合规范标准。采用双轮压路机(60~80kN),车速控制在3km/h以内,碾压2~4遍,将碾压轮迹彻底清除掉[5]。同时,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机制,明确责任和目标,以便更好的实现工序管理。
        2.5电力管道进行调整
        对道路两侧原有电力通信、电杆不能进行拆除的情况进行解决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对布置在人行道范围内的电力管道进行调整,调整道路南半幅机动车道,而北侧人行道内的电信、有线电视移动等综合管道调整到北半幅机动车道中。在南半幅道路施工过程中对雨水管道进行开挖施工时,要制定有效的电力管道后续跟进开挖施工作业,能够保证各个开挖施工作业的衔接性,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在雨水管道以及电力管道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土方坍塌、管道位移等安全事故发生,可以在电力管道的北侧,利用钢板桩支护体系,确保电力管道以及运输管道的施工安全。管道开挖铺设完成后要重视回填工作,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就要利用黄沙进行回填,回填的厚度为200毫米左右。在回填过程中要利用人工以及机械设备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压实,这样才能够保障管道部位的回填强度。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水平有了更高地要求,只有通过完善合理的改造工程,才有可能使得市政道路实现道路功能完备与景观环境提升的兼顾。在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诸多内容当中,对于路基的设计与施工要点的把握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阮松海.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24):244-245.
        [2]程怀江.主城区市政道路改造设计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261.
        [3]林余庭.城市道路拓宽改造通信管线迁改方案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137-138.
        [4]王辛岩.城市道路改造工程路基强度优化设计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8,35(04):311-314.
        [5]徐有国.在城市道路改造建设过程中的几点优化思考[J].四川建材,2018,44(04):175-176.
        [6]李旭.市政道路改造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6):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