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费核算在电力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没有电费核算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提升电费核算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完整高效的电费核算方式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费核算;电费电价管理
引言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需要迅速解决电费回收与催缴难题,提升电费核算效率,减轻企业生产与经营损失,维护供电企业合法权益。
一、电费回收管理中存在的现状问题
1.1电费回收方式需进一步创新
供电企业在城镇地区采用定点收费的方式,回收地点固定。但是在偏远地区,农村用电户居住分散,人口流动大,电费回收成本被限制,成功回收率较低.
1.2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空调、冰箱等电器普及到各家各户之中,为电力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用户需求。随之而来的,用户数量的增长及其用电能力的增强,也为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更大风险。但从当前来看,大部分供电企业并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预防与控制制度,无法形成高水平的用户费用追缴力度,最终导致坏账、陈账越积越多,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收入情况造成影响。此外,由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考核与激励制度,供电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态度、业务质量也参差不齐,使得电费回收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欠缺,难免造成工作上的纰漏,也易引发用电用户的抵触情绪[1]。
二电费回收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2.1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首先,应建立起完备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要想做好电费回收管理的风险防范工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据此,供电企业一方面应对用电用户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类,结合各用户既往的用电水平与缴费记录,分析出用户当前的个人经济能力、企业经营状态等相关信息,并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这样以来,可有效筛选出存在恶意拖欠、违法窃电等风险行为的低信誉用户类型,并对其进行协调、管理与警示。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还应做好各缴费基站内软硬件设备的日常检查与故障预警,从而为电费回收活动提供实时、稳定的工具支持。其次,应建立起高效的工作管理制度。供电企业在优化工作管理制度时,必须要重点做好电费回收的前期与后期管理。在电费回收前期,应把各个区域的电费回收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并将电费回收情况与其业绩、考核分数挂钩,直接影响其工资收入与升职空间。这样以来,可有效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而避免因人员疏忽发生的风险问题;在电费回收后期,应将工作重心放置在欠费用户用电费用的追缴催收上。此时,必须要保证每一个欠费用户都有专人进行跟进回收,并对催缴能力较强的责任人进行奖励。对于大额拖欠、恶意拒缴的用户,供电企业管理者还应指导相关责任人采取民事调解、法律申诉等手段,进一步提升电费回收的执行力度[2]。
2.2逐步形成全员市场的营销管理理念
这一策略主要是要求供电企业将客户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中心,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与此同时,也要求供电企业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和考虑,尤其需要站在客户的长久发展角度,针对其长远利益进行全面的考量,且需要结合社会整体层面的利益问题。在现代化的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理念指导之下,就必须要将客户作为根本,且需要尽最大可能满足更多客户的实际需求。确保用户可以使用到质量较好的电力产品,电压稳定以及电能安全是重中之重。只有周到的服务以及合理的价格才能帮助供电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满足客户更多的需求。
2.3强化电费核算途径改革电费核算工作理念
对员工实行有效的培训,促使员工转变传统的观念,加强法律意识和经济意识,对于拖欠电费的用户,经财务核实后可采取强制断电措施。如实核算数据,记账化管理。供电企业要想进一步管理用户用电数据,还需对数据进行账本化管理,将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计算,并且以表格形式来管理,方便审核,随后将其打印成纸质数据报表,再把用电生成的费用转交到收费站和收费平台中,让用户根据数额进行缴费。由于用电数据完全是由供电企业进行管理,因此,对于用户的用电量,企业人员必须如实记录,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完善电量调整和费用补退工作。在完善用户用电费用的补退工作中,还需工作人员在用户信息录入时,严格遵守管理的规章制度,要规范用户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在切实的核算过用电数据后,如用户需要进行退费用的工作,只要用户提供切实数据就可以完成操作。因此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确保用户不提供虚假信息和谎报信息,确保电费核算工作有序进行[3]。
2.4把握可控客户,以点带面全面辐射
远程预付费控业务的推广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注意循序渐进,遵循科学的规律,本着“从内向外,内外互助”的方式,首先牢固把握住一些重点的可控客户,深入其中加大宣传,再逐渐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带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设计出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宣传手册,在此基础上来推动此业务的宣传,使得此费控业务走向客户,并为其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实际的互动内容也要更加实际化、简单化、专业化,让更多的客户都能轻松理解并接受。
2.5使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电费回收管理
2.5.1使用大数据技术制定电费回收数据模型
利用大数据计算分析技术来制定电费回收数据分析模型,比对近六个月的电费交费日期,剔除银行代扣、第三方支付代扣、特约委托、累计6个月以上在电费出账日之后且15日之前完成交费的优质客户,针对出现拖欠电费、交费行为发生日期屡次靠后的客户进行电费回收风险预测分析,并纳入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对可能存在电费回收风险的客户分类标识,按照电费回收难易程度分时段反馈至电网工作人员。实现不同类型和特性的客户提前采取差异化的电费回收策略和预防措施,保障电网企业的电费回收,有效控制电网企业的经营风险。
2.5.2推广节能服务工程
为电费回收困境客户制定节能改造、能效管理等用户端自定义特色服务,指导客户合理降低用电成本,在更深层次降低电网企业电费回收风险。将电费回收风险提示预警系统的分析结果嵌入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对应修改营销系统执行策略和业务流程,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合理选择试点区域优先推广。营销系统自动根据预警分析结果向供电网格员定时推送预警信息,向电费回收高风险客户多轮次发送交费提醒和差异化账单提醒,帮助电费催收环节有效前移,直至交费期截止前完成电费回收工作[4]。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供电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构成以及企业类型,必须要注重电费营销环节的手段优化。电费管理实现集约化转变,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尤为必要。综上所述,对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现状进行改进,客观分析其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就必须要对自身的营销管理体系进行革新,并且不断转变营销管理理念,丰富以及创新管理模式,针对客户群体建立相对完善以及良好的服务机制。长此以往,供电企业势必会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企业模式,进而在更大程度上切实提升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促进供电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冯梁,姜蔚,陈杰,邱海锋.供电公司电费核算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9(18):76-77.
[2]董玮.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电费核算的路径探索[J].营销界,019(39):245+248.
[3]张海艳.电力营销中电费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营销界,2019(39):79+82.
[4]尤莎琳.供电公司电费账务集约化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13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