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电力市场在我国的形成正是电力技术的发展成果,目前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化发展不断完善,电力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电力企业应当了解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力市场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创新电力营销模式,及时根据市场现状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营销模式的调整,制定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才能够赢得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营销模式
1 导言
电力市场化导致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行业,失去了卖方市场的优势。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力企业的增加,导致原本供不应求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种供求关系的转变促使电力企业逐渐进行市场化转变,所以,对其营销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电力营销及电力营销市场的概述
2.1电力营销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企业之一,具有垄断性。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用电水平的增加,还有其服务水平以及服务对象都是固定的特性下,电力市场在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竞争的压力也相较于其他的行业要小很多,电力营销其实就是电力企业通过发电企业将电力的通过某种载体输送给用户的一种安全电能,但因其时代的发展,导致电力企业的模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垄断的地位被打破,导致电力企业发展中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所以,要想使电力企业能够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开始采取一种新的营销手段,针对用户的需求,定制一套电力营销策略,使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2电力营销市场
电力市场调查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体性和稳定性是其最显著的两个特征,稳定性指的是电力市场的价格以及供电相较于其他行业里,波动幅度较小,处于一种平稳状态;整体性指的是我们通常将点网用户看作电力营销中的一个整体,在满足用户的普遍需求基础之上,要重点挖掘每个用户的需求,这样才有助于电力质量的提升,促进电力营销市场的发展。
3当前电力市场经营现状
3.1用电紧张
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用电需求也逐渐增加。而传统的供电企业,缺乏应对供电需求在短时间内暴涨的机制,并且其发电供电水平也无法满足大量的供电需求。因而导致供电紧张的局面。同时,电煤的供應量时有不足,限电、断电情况较多。使得电力企业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对电力供应的保障中,从而在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
3.2输配电价格不明确
我国对与供电价格的确定,采用成本加利润原则。虽然表面上看,符合价值规律与市场规律。然而,在当前国内,对与供电成本一直存在争议。之前发生过不少在电价制定过程中,采取虚增成本的方式进行操作,从而伤害到用电用户的利益。并且,还有发电成本主辅不分等问题,使得电价制定,缺乏准确的依据,从而影响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
3.3定位不明确
进行市场化改革后,电力企业应当以企业的形式,进入市场,在市场规律下优胜劣汰。然而电力作为能源性产业,与政府、政策之间的联系,依旧十分密切。使得电力企业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仍然没有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企业负责人有的将电力企业作为竞争性企业,然而亏损时,外界和企业内部都会给予决策者以巨大的压力。而如果将电力企业作为公益性质的企业,以为人民服务为第一位,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无法平衡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面对主管部门考核,也无法交出满意的答卷。
4电力市场化改革下的营销模式分析
4.1建立服务性的电力营销模式
作为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践行的新型营销模式,服务型营销模式与传统的电力营销理论推行的观念有着很大的不一样,认为服务营销学理论中应该对多个变量组合进行解释和发展,在传统的4P理论之外,还增加了“人”、“服务的过程”、“具象的展示”等因素。服务的質量基于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功能质量,同时还提出了“服务接触”的概念,这一系列理论认为以服务作为电力营销过程的出发点,通过提高对服务产品的满意程度能够实现对电力市场的开拓。
4.2建立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
综合型的电力营销模式指的是将当前的市场营销模式、关系营销模式等理论相对成熟、应用非常广泛的营销模式进行集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综合各种优点的营销模式。综合型营销模式非常注重对企业中的资源进行调动,如产品资源、服务资源以及用户资源等,更好的为电力营销服务。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综合型营销模式能够很好的与当前的电力市场化过程相适应,所以,电力企业在制定电力营销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综合型营销模式中的优点,服务于电力产品的营销。
4.3建立大用户终端直接交易模式
用电量较大的用户如:电解铝行业、钢铁行业、储能电站、大型矿山、水泥厂等消费群体可以考虑引入直接交易模式,即:用电大户与供电企业直接签订双边电力交易合同,其中包括形式多样的订单式供电协议。大用户终端直接交易模式优势在于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直接互动,这不仅解决了供需双方在满足用电、供电问题上的一些特殊需求,还缓解了社会用电平衡,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整体工作效率。
4.4建立普通用户差异化营销模式
差异化营销,指的是对消费者按照某种属性进行有效区分,并针对其特点制定专属产品。供电企业要根据子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分销)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电力产品差异化营销可以针对普通电力消费者的诉求,专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例如:从价格层面看,阶梯电价是差异化营销的一种常见手段,它通过消费者用电量的多少制定了不同的价格清单;此外,阶段性定价也是差异营销的体现,通过不同时段的电量输出实现了价格差异。因此,消费者用电大数据的采集是实现差异化营销的关键所在。
4.5建立用电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在未来电力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供电企业除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产品以外,还要不断创新服务管理体制,建立与电力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客户关系系统,通过一些电力增值服务,这些服务或单独提供给用户,或与电力销售服务进行捆绑,其主要目的在于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从而有效地挖掘市场,锁定市场份额并进一步创造更大的市场收益。
5结语
总之,电力市场化改革一定会对电力规划产生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建设规划越来越重要。电力规划是城市建设中在重要组成,地位和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对于电力规划,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规划电力建设,确保我国电网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促进电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庹云娟.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力发展规划[J].大科技,2016(33).
[2]晋自力.电力市场化改革对电力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
[3] 高岩,崔森森.浅析营销稽查与电力营销风险管理[J].民营科技,2018(10):176.
[4] 沈威.营销稽查对降低电力营销风险的重要性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8(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