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快速投产种植管理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期   作者:周盛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带动了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带动了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水果成为了人们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沃柑是近几年来柑橘种植中一个比较火的品种,由“坦普尔”橘橙与“丹西”红橘杂交种而来。沃柑的皮薄汁多,可食率较高,化渣率好,可溶性固形物在13.3%以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沃柑属于晚熟品种,成熟期一般在二三月份,有较好的市场价格优势,在广西和云南一带大力种植。沃柑在我国的种植时间不长,许多大规模的果园以及种植户种植技术不成熟,导致沃柑产出慢、品质差。
         关键词:沃柑;快速投产;种植;管理
         引言
         沃柑属于“春橘”,是一种晚熟杂交品种,其生长茂盛,树冠最初呈圆形,待长至开花结果时则张开。沃柑果肉饱满、果粒紧实、多汁味甜,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沃柑主要栽植在年均温度18℃以上的南方,定植3年后即可挂果,第5年产量翻倍。为保证沃柑产质量,应强化优质栽培技术。
         1优质沃柑栽培技术
         沃柑又被称为沃橘,是春橘的一种,属于晚熟型的杂交柑橘品种,其长势旺盛,成熟期在冬季,果实落地少,挂果能力很强,挂果采收期较长。沃柑在冬季1—2月成熟,一直到5月均可采收,因此这个品种的柑橘产量较高。沃柑所生产出来的果实外观饱满、薄皮,果肉为橙色、嫩滑、多汁,口感酸甜爽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沃柑一般在2-3月上市,由于其特殊的成熟期与上市期,使沃柑能与其他水果错开上市时间,所以销售的价格好且销量也高。由于市场对于沃柑的需求量大,但是在沃柑的种植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栽培技术的不成熟、不稳定,造成沃柑质量与产量的下降,因此人们不断研究、摸索沃柑的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沃柑的产量与质量。
         1.1选择培育优良的沃柑品种
         沃柑的外形十分漂亮,属于高糖晚熟的柑橘类型,通常选红橘、香橙等作为砧木,同时其整个树木有比较强旺且早结丰产的特点,一般不容易发生日灼、裂果、黄化等问题,还能对寒冷、干旱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后期也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落果情况,并有着良好的耐储运优势。1月到4月上旬是沃柑成熟期,其收获期正是各种水果的淡季,有着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1.2种植环境的选择
         沃柑耐寒性中等,年均温17.5℃以上,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1℃的地方都能种植,该环境条件在广西和云南的大部分地方都能满足,在这个环境范围内都有沃柑在被种植,最适宜的海拔是1200~1400m。低于1200m的海拔由于气温较高,沃柑的日灼果增加、成熟期提前,在12月底至1月就能成熟,此时市场上有许多品种如椪柑、砂糖橘、耙耙柑等,不具有价格优势。在高于1400m的海拔全年气温低,果树长势慢,冬季可能出现霜冻会冻坏果子,也不是种植沃柑的最优越的环境。
         2栽培管理
         2.1栽植时间
         栽植苗木时选择在当年11月~翌年2月,选择在小雨天或者阴天栽植为宜,选择栽植容器苗成活率更高。
         2.2栽植方法
         首先把苗按照大小分级,大小苗分开,方便后期管理。如是裸根苗,可用大桶把保水剂混合均匀,把苗木的根浸泡在桶中5min,取出苗后粘上此溶液打的浆即可拿去栽植。栽植时培少量土后用双脚踩实并扶直,注意嫁接口露出土面5cm左右,培土并形成一个15cm高,直径为60cm宽的小土堆,并浇足定根水,盖上防草布,可保温保湿防止杂草滋生,并促进快速生根,盖防草布时注意树干留一直径为20cm的露天口,以利吸收水肥。
         2.3苗木要求
         选择品种来源清楚、株型匀称、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无毒嫁接容器苗,要求主干高20~25cm,二级分枝以上,且叶色浓绿且叶片无明显病斑和虫伤,苗木总体要求符合《柑桔嫁接苗分级及检验标准》(GB/T9659-2008);枳为砧木的嫁接容器苗,早结丰产,但前期长势偏弱;红桔、资阳香橙和卡里佐枳橙为砧木的嫁接苗,树势较旺,早结性相对较差,种苗繁育应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配套的砧木,在土壤偏碱性的果园宜采用资阳香橙或红桔作砧木,枳砧不抗裂皮病,树势易发生早衰。
         3施肥管理
         (1)施基肥,在挖好的基坑中施入10kg发酵好的有机肥,再施入1kg的钙镁磷肥,要注意的是在广西大多以红壤土为主,土壤的pH偏微酸性,钙镁磷肥的水溶液属于微碱性,比较适合,如果土壤pH属于碱性,那磷肥最好选用过磷酸钙。

接着把肥料和土充分拌匀,之后就可以把苗木种植下去了,在覆土的时候土表最好离苗木嫁接口10cm左右,这样可以减少脚腐病的发生。在覆土完成后必须浇透水,使苗木的须根与土壤更好地贴合,有利于新根的生长。
         (2)在缓苗期结束后,小苗开始长新梢,这个过程需10~15d。这时需要每株施氮肥15g左右,方法是沿着小苗叶片的滴水线环状均匀撒施,要注意的是,此时由于刚过缓苗期,根须还不是很多,施氮肥的量不宜过多,否则会烧根,施肥位置也不宜离主根远或者太近,太远了一时半会根系吸收不到,太近了不利于根系向外生长。在叶片转绿后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这样能加快叶片的老熟。按以上的施肥方法就能培养出叶片浓绿枝条健壮的梢。
         (3)成年结果树施肥,沃柑定植3年后开始试花挂果,鉴于沃柑需肥量大的特性,施肥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肥水调控,确保经济产量稳定,提升果实综合品质,实现种植高效益。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以添加中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菌的有机肥为主,果实膨大中后期重施高钾肥,生长期内根据树势情况适量添加尿素,促进树势恢复,重施休眠期有机质基肥。结果树全年施肥可简化为3次,具体分为花前肥、壮果肥、越冬基肥。具体施肥量依结果树龄、树冠体积和载果量而定。施肥方式同前述幼树施肥方式,花前肥主要为春梢抽发和开花坐果提供必须且充足的营养,以高氮硫酸钾复合肥0.3~0.5kg/株+1.5~3kg油饼(菜枯),亦可用沤制发酵好的有机质水肥+磷钾肥淋、滴灌;壮果肥是柑桔类水果最重要的一次施肥,对果实膨大、品质提升、花芽分化、秋梢促发起关键作用,以高钾硫酸钾复合肥0.4~1kg/株+2~3kg油饼(菜枯);成年结果树进入半休眠期后,应依树龄和产量施入越冬基肥,补充树体养分,每株按15~25kg腐熟农家肥或10~15kg普通商品有机肥施入,适当添加250g左右的钙镁磷肥。部分施肥管理操作细则按《柑桔生产技术规范》(GB/Z26580-2011)相关规定执行。
         4花果管理
         沃柑花多,坐果率高,后期落果少,容易造成营养供应不足,花果生长发育不良,果小,果皮粗糙,品质差,同时也容易引起大小年结果现象。因此,大年时要注意疏果,可分2次把结果过密的疏掉,在生理落果完之后疏果,第2次时留果300个左右,按3个500g计算,3~4年结果树依树势每株留40~50kg果即可。小年要注意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保花保果,从而达到年年丰收。
         5. 沃柑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黄龙病:是沃柑产业的头号杀手,属细菌性病害,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彻治愈的药物,主要通过木虱传播,还可通过嫁接、带病接穗苗木传播。防治:在技术上应抓好“三点”,一是种植无病的苗木,二是严防木虱,三是挖净病树。
         (2)溃疡病: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病组织上越冬,借风雨、昆虫和枝叶接触作近距离传播,远距离传播由苗木、接穗和果实传播。防治:除种植无病苗外,应注意防治潜叶蛾,如发现病状,应及时剪除病枝叶,集中烧毁,喷药保护,特别是在台风雨的前后,更应加强用药。坚持統一放梢,统一用药,在1-2厘米喷药,及7-10天左右再喷一次防治,药物有春雷霉素,噻森铜,噻唑锌等。
         (3)潜叶蛾危害:潜叶蛾又称鬼画符,主要危害娳叶嫩枝,生产中应注意集中放梢,在芽长1厘米左右时喷药,7~10天左右再喷一次防治:药物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或溴氰菊酯等。
         (4)木虱:是黄龙病播的媒介昆虫,主要吸食幼芽和叶,管理上应注意使沃柑“统一放梢,以利于统一防治:药物防治可用毒死蜱和吡蚜酮等。
         (5)红蜘蛛:当红蜘蛛的虫口密度平均达到每叶达4到5头或有虫叶率达15%到20%左右时,这时候应立即施用杀螨剂防治,红蜘蛛的防治是沃柑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防治红蜘蛛的药品可使用: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等。
         结束语
         随着柑橘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供大于求,没有成熟的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机制,注定会被淘汰。本文对沃柑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只有稳抓产量,强抓质量才能种出高品质的柑橘,求得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法格,吴振旺,陈其寿,等.脐橙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18,14(1):55-56.
         [2]林琳.香橙砧沃柑早结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8,23(4):45-46.
         [3]黄永华.沃柑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10(1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