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期   作者:郑孝斌
[导读]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道路作为最重要的板块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
         摘要: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道路作为最重要的板块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专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道路设计水平。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政道路设计;问题;措施
         1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1.1人性化
         市政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市民出行的个性化需求,为市民营造更加和谐的出行环境,尤其要关注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
         1.2可持续发展
         设计前期要对路网予以全面研究,合理定位路网中道路设计的合理性,且考虑周边地区的道路使用需求,道路建设要促进周边土地开发,并结合交通量的预测结果确定道路断面形式,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延长市政道路的使命寿命。
         1.3协调原则
         道路设计中,要全面考量城市功能的多元性和协调性。市政道路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也展现出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需求。如今,市政道路建设水平与交通需求依然处于失衡状态。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协调市政道路设计建设和城市规划,以道路联系城市多个功能区,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道路系统,为城市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
         2.1使用需求方面
         在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使用需求问题是设计工作者重点考量对象。市政道路使用者较为复杂,包含驾驶人、骑行者、行人以及其他特殊人群等,驾驶员的出行成本相对较高,为满足其使用需求,需要在设计工作中保证道路安全性、出行快速性;骑行者对道路资源要求相对较低,需要在道路设计中对其安全予以保护;行人出行速度较低,出行目的较为灵活,应对其出行舒适性、安全性予以考量;特殊人群主要为自身生理、心理存在缺陷人群,应在道路设计中对此类特殊人群需求予以分析。除此之外,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性格差异的人群之间具有不同的道路使用需求,只有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完成道路设计工作。
         2.2安全可靠方面
         在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中,因为道路安全要求、可靠要求相对较高,这会让设计工作产生问题。一方面,市政道路需要保证自身机动车道顺畅性、非机动车道宽阔性、行人道平坦性;另一方面,市政道路需要保证自身可以解决交通运行中的多种动态问题,应做好安全隔离设计、交通标志设计、照明设施设计以及控制设备设计等多种工作。
         2.3便捷可达方面
         便捷可达主要指的是让市政道路使用者以最小时间实现出行目的,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者需要保证路网具有高度连通性,过街设计具有高度便捷性、无障碍性。既要保证市政道路使用具有平等性,也要确保所有人使用需求均能得到有效满足。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考量到不同服务对象,设计工作者还需要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针对调整,如针对老年人、小孩儿,设计工作者就应适当调整道路交通符号标志,这会为设计工作高效开展增添难度。
         3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建设具体要求
         3.1市政道路设计的线性要求
         线性设计包含了美观和使用两方面内容。比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直线型的道路给人以更广阔的视野,但是相对的道路两边的景物会比较单一,这样就会使得驾驶员在长久行驶中感到疲劳,继而影响其开车。如果在其中合理融入一些曲线元素,增加一些弯路设置,就会使单调路程丰富起来,而这些带有美感的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使其在行驶的路上充满乐趣。因此在市政道路的线性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周边景观给人带来的舒适感,还需要将安全性融合其中。


         3.2道路交叉口方面的设计要求
         市政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要符合相应的规范,通常情况下交叉口区域内都会有相应的斑马线,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在其中做一些缓冲设置;科学设置红绿灯的时间间隔,时间长短要根据路况交通实际情况而定,长短要适宜,降低违规通行的概率;要对交叉口路况的各种细节进行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路面畅通,提高交叉路口的安全性。
         3.3道路横断面设计
         人性化的横断面设计要保证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安全分离,提高道路管线与分隔带的安全性,确保道路与周围建筑的和谐。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相关绿化需满足城市规划要求。市政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环节,在对其设计的过程中,要在保证人与车辆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平面线形与纵面线性去确定道路的具体形式,并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保证道路畅通以及安全性原则;通过带路设计将城市绿化完美展现出来;将道路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具备良好的排水作用;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3.4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的直接体现,在实际设计中要重点关注盲道、无障碍出口、入口、坡度道设计,要着眼于细节点,保证无障碍道路的顺畅性。盲道的设计中要提高盲道的感知功能,保证无障碍道路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坡道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和使用者的特点进行设计。比如,根据轮椅使用者的情况对坡道的坡度进行合理设置;人行道两侧的缘石坡道要保证其平整,出口高度要高于行车道;台阶设计要综合考虑其高宽度和大小尺寸,使其更加符合人体行动。
         3.5人性化设计照明要求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城市照明功能建设,“光文化”的理念提高了城市精神文明水平。但是随着全球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出现,城市照明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市政道路的照明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实际设计中可有效利用太阳能提供发电。坚持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为驾驶员提供导向服务的原则。在路灯设计当中,要对各个路灯之间的距离、高度以及照明范围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照明的同时也有效节约了资源,同时提高了其美观性。要保证在灯光照射的区域内,能够清晰看到各种设施,特别在拐弯路口,要使设置的路灯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路灯高度要深入分析光亮的分散度,尽量减少路灯对驾驶员的影响。
        
         3.6景观及绿化设计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城市景观。因此,设计人员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要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科学开展道路设计工作,全面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道路设计中的绿化景观设计需结合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树种和花卉,将道路设计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3.7旧路改造设计
         旧路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当前实际和日后的交通需求,全方位考量交通需求与现阶段道路状况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要保护原有道路的主体结构,另一方后面也要合理拓宽道路,完成道路的改造,不断优化和完善道路功能,有效提高绿化景观设计质量,推动市政道路设计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可以通过以上的分析获知,在我国人性化的市政道路设计发展历史较短,因此发展经验相对匮乏,但近年来,人性化的市政道路设计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国家也更加重视人性化的市政道路设计指导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性化的市政道路设计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方便群众出行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凯,林浩,阙新征.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9-20+36+7.
         [2]余德毅.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道路设计[J].科学之友,2011(12):32-33.
         [3]刘慧.“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0):228-229.
         [4]苏传行.市政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144-145.
         [5]李江涛.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4(18):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