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环境和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多数行业都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方式来提高企业自身发展效率,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风能以及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仅不会出现废物,也可以进行能源的输送,但是风能和太阳能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不能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所以在全球变暖的状况下,通过对新能源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以及变更等,就能不加强我国储能技术。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新能源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于电力领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可再生资源在应用中因为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等不足之处,导致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能够更好的消除这一方面的问题,应该在新能源技术中应用储能技术,把不稳定的能源直接转化成为可控新能源的形式,以更好的发挥出其在电力能源中的使用效果。
1储能技术的分类概述
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重要性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提高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抑制传输功率的波动性。储能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书店网络损耗,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随着风电场群的发展,大规模的风电场群开始建设,使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扩展。此外,还是电网的复杂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因为风力资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可控性,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有序的运行,需要配置一定量的储能电源。所以说,对于风电并网来说,储能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点,储能技术的动态调节工鞥和快速响应能力,可以有效强化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点,储能技术可以使电力系统新能源的经济性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新能源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具备随机性、波动性等缺陷问题,因此会导致系统难以稳定的工作。比如对于电网运行薄弱的区域,新能源这些的缺陷会使得整个系统难以正常的运行,电压也极为不稳定。因此,技术人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出先进的储能技术,能够达到系统的使用需要,使得供电质量得到提升,可以全面的使用新型能源,推动电力技术的全面进步。
3现阶段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对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3.1电化学储能分析
对于化学储能而言,通过和其他相关储能设备进行比较可知,机动性相对来说比较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相对来说比较快的反应速度,能力比较高等,再加上循环效率上也是较为独特的。所以在大多数化学装置中都能获得比较好的应用。通过研究重点领域中化学技术,合理的运用锂电池以及铅炭电池,对化学储能的应用性进行不断的提高。现阶段由于我国化学储能占的比例不是很高,大部分技术都是由国外部分公司进行垄断的,因此会下降锂电池成本,进一步加强化学储能中的商业潜力。
3.2太阳能系统中的应用
对于太阳系统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光伏系统;另外一方面是光热系统。这两个系统能够把太阳辐射直接有效的转变为电能。光热技术能进一步将太阳当成发热源。通过供冷和制热对光热发电进行积极的开展,在供暖和加工发电等以及能够和化学染料等相关反应能促进化学燃料在发电中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太阳能,保证其无论在时间上,或者是空间都可以实现相互平衡,保证其长期和短期应用能力得到提升,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够对用户自身所有需求给与满足,但是通过采取间接性的供电方式,就能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3.3物理储能技术分析
(1)抽水储能技术。
该技术利用低谷电价来储存能量,运行成本较低,由于水资源极易蒸发、泵水耗费功率高等因素,使能量转换效率一般仅达到70%左右。抽水储能技术分传统的江河大坝储能和新型海水抽水储能、地下水抽水储能。传统抽水储能电站需配备上、下游两个储水池,新型海水抽水储能系统的“下储水池”是大海,节省建设费用,但需考虑抽水设备的耐腐蚀性和海洋生物附着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抽水储能具有储能容量大、运行灵活、出力变率快、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受水文和地质条件的制约,储能电站站址受限制。(2)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分为两个过程,分别是储能和释能。在开展储能的时候,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较大,剩余的风电汇注入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通过电动机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降温后存储到储气室,储气室包括报废矿井、沉降的海底储气罐或新建储气井等;释能时,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不能满足负荷需求,将高压空气升温后,进入燃烧室助燃,燃气膨胀驱动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3)飞轮储能技术。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为电子控制系统、轴承职称系统、电子以及飞轮等部分,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能量“电池”,能够达到80%左右的效率。在开展储能的时候,FESS电能驱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将电能以旋转体动能形式存储在高速旋转的飞轮体中;释能时,高速旋转的飞轮作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给外部负载使用。飞轮主要分为机械轴承的低速飞轮和磁悬浮轴承的高速飞轮两种,低速飞轮主要应用于系统稳定控制;高速飞轮适合峰谷调节等储能应用。运行中,为了降低飞轮轴承损耗,提高飞轮转速和储能效率,提出非接触式磁悬浮轴承技术,将电机和飞轮都密封在真空容器内,减少空气阻力。
4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
储能技术应用前景主要指的是在新能源全面应用的基础上可以全面的实现电能质量的提升,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更高价的安全与稳定。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储能技术研究主要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出发:(1)新能源并网中的储能技术更具多样性,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其系统的协调性,要有效的保证各个系统可以稳定的连接起来,加强各种应用策略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方向就是解决如何材料处理参数的变化和系统干扰的影响,可以达到自适应的要求,避免存在不确定的问题,能够打动逻辑自动控制。(2)对于高密度、高功率的复合储能系统使用范围也更加的广阔,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处理措施以消除并网的问题,比如超级电容与蓄电池复合系统的全面应用,可以使得系统更具协调性,系统性能更高,这是未来研究重点。(3)多种形式能源的转换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必须要保证能源转换更加的高效、高质,且实现大容量、低成本的转换,满足人们用电的需要。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下电力系统中,只有应用新能源才能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应用储能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建新.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6).
[2]艾欣,董春发.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研究综述[J].现代电力,2019(08).
[3]郑重,哀听.电力储能技术应用与展望[J].陕西电力,2019,42(7).
[4]丛晶,宋冲,鲁海威,等.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研究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9,33(3).
[5]赖泽荣.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和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2):3-6+9.
[6]李建林,田立亭,来小康.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39(23):15-25.
[7]艾欣,董春发.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研究综述[J].现代电力,2019,3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