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地提升,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相关的电气自动化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而推动了电气企业朝向更加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趋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气企业的运行成本,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器行业的发展,应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强化技术、经济以及人才方面支持,使我国电气行业可以与国际结果,确保其可以朝向更加智能、安全、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问题与对策
引言
电力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产业,它担负着我国国家的建设、运营和以及发展的重大责任,承担着优化我国的能源以及资源的配置、保障了我国能源的安全,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所需要用到的东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人们对于电能量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电力企业开始想出一些方法来提高电力系统,比如可以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自动化对发电供电系统进行控制,保证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使得用户与电厂之间形成一种共同稳定的发展的局面。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电能生产过程、电能传输过程与管理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调度与管理。对于电力系统,他是一个分布区域辽阔、组成复杂的庞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到很多内容,比如在电能生产中进行自动检测、自动调节与自动控制,为整个系统和所有元件都提供自动保护,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自动传输,对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自动调度,并能对企业进行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根本目标在于保证实际供电质量,包括频率与电压,使整个系统能够安全且可靠的持续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效能。从内容上讲,电力系统自动化由三方面内容组成:①对地区调度进行实时监控,主要由小型或者是微型计算机构成,其功能和中心调度对应的监控系统基本相同,但相比之下要较为简单;②变电站自动化,其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为无人值守,它的远动装置主要为可编程序;③负荷控制,常用控制方法为工频控制与声频控制,对于自动化,除硬件方面以外,还包括软件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自动化。对管理系统而言,其自动化主要利用计算机完成,其常见项目包括对电力工业进行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资料检索与设计施工管理。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问题
2.1人员素质不足
电力系统的专业性强,是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等多种技术的结合,因此对电力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一般来说,从事电力系统施工的人员,一方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不断积累现场施工经验,树立高度责任心。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人员素质不足,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和技能不均衡,要么是只有学历,要么是只有经验;二是对施工任务的重视程度不足,工作态度不端正,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通过培训活动,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2.2遥控与遥信易受干扰出现失灵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遥控与遥信系统也很关键,这两大系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无法正常运行,提高安全控制的难度。遥控与遥信会有失灵的现象,导致其失灵的原因有两点:
(1)由于工作人员在进行接线时存在误操作,比如,在进行断路器的链接时出现遥控错误;
(2)由于不法分子入侵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之中,其行为会影响到系统正常运行,还会导致安全控制不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面临很大的损失。
电力系统自动化遥信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误报所致。
(1)在电力系统中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果接触点被氧化,或者间隙比较大,就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诱发误报。
(2)遥信信号需要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才能发射,然而,使用具有采集功能的电源时,就会使得遥信采集回路的电压保持在较低的状态,在弱电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电磁干扰,影响信号质量。
(3)在电源不稳定、纹波系数比较大的情况下,运动通道很容易受到干扰,产生误码。
(4)受到技术水平有限的影响,软件可能会发生错误。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优化对策
3.1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力
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会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发展,但是,在一些电力企业中,很多高层的领导人员依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缺少对其重视程度,无法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技术进行培训,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其他问题,最终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内的领导人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培训的重视程度,使工作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电气自动化系统与技术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流程,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与工作能力,如果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与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解决,以此避免事故的发生。换句话说,电气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电气行业的自动化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必须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程度,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与综合水平。
3.2切实加强电力系统调度管理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我国针对电力系统进行的投资逐年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调度管理,以充分展现其优势。对于自动化调度,它主要将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由信息采集与显示两部分构成,此外还包括一系列软件,如计算、分析和控制。系统能对数据进行采集、显示、检测、计算和控制。其中,在发电与变电两端进行收集的信息属于远动端,而处于调度中心的则属于调度端。软件系统较为复杂,包括多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静态状态估计、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与无功控制等。另外,当遇到故障时,可以立即有效解决,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自动化技术水平。如果线路产生故障,则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排查和检查,确保系统运行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干扰与影响,加快故障处理效率,保证正常供电,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3提升遥信取样电压
遥信系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电力系统电磁影响,则主要是因为遥信系统为弱电系统,并且通常情况下RTU电压被限定在24V。针对此种问题,本文建议可以才采用提升遥信取样电压的方法降低电力系统电磁影响。具体而言,将RTU电源电压由24V提升到220V或者是增加180V,不仅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可以降低外界电磁影响。就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控制情况而言,此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很好的避免数据错误。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领域发展方向,实现自动化,能从根本上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人为错误和故障的产生。基于此,在实际的自动化建设与改造过程中,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应探讨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和改进,以此不断拉近和自动化目标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卢喜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8):53-54.
[2]周洪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190-191.
[3]范惠晴,宋靖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179+181.
[4]黄旭桃.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7(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