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田锋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田锋
[导读] 摘要:受电力设备性能及外部环境的干扰,电网运行各环节中均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导致供电成本增加。
        南京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浦口分公司珠江供电所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受电力设备性能及外部环境的干扰,电网运行各环节中均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导致供电成本增加。随电网供电压力的上升,输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线损总量不可小视,甚至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及稳定,成为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有必要对线损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本文对相关内容展开了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存在问题
        1导言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问题主要有三,即重视程度不足、管理制度缺失和技术层面问题。电网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线损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构建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优化电网结构、更新计量设备、强化运维管理、优选导线截面、进行无功补偿、加强抄核收管理等技术措施,确保线损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2什么是线损管理
        2.1线损管理的概念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损是指在电力输送工程中的一种线路耗损形式,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降低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造成配电线耗损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技术方面的因素。在技术方面,在一般的电路中,会存在电阻力,电流要想通过电路输送至目的地,必须克服电阻,在此过程中,部分电力会转化成热能耗散;其次,在交流电流过设备时,会产生磁场,形成阻力,耗损部分电力。技术方面的电力耗损是不可抗的,难以克服的。但是相对于管理方面带来的损失,技术造成的耗损较少。因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关注重点还是在管理方面。
        2.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分类
        对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来说,其电力线损也有好几类。首先是定额线损,其主导因素是技术耗损,是一种由电力企业根据经营管理现状计算得出的耗损数据;其次是平均线损,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得出电力耗损的一般情况,用来衡量线损技术及其指标是否正常;另外还有理论耗损,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利用科学数据得出电路耗损的理论值;最后就是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意外耗损。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3.1重视材料选择
        为了能够实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的目的,需要电力企业重视电缆材料的选择。建设方在构建配电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导线的合理选择,并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规范,选择质量佳、性能好的导线。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并减少电能的损失。如果导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那么其相对应的寿命也会较长,同时抗腐蚀性良好,进而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短路问题。良好的导线可强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效果,减少电能的损耗,增强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3.2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实现对线损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电力企业应该构建管理小组,实现对责任的细化落实,将管理工作分配到每位人员身上。其次,电力企业可以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为线损管理工作贡献力量。再次,电力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素质水平,确保线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在开展线损管理过程中,应该将高效化办公技术应用其中。例如,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电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数据传输至终端,再利用计算机对所采集的信息数据予以统计、分析,避免人员主观因素对线损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线损管理流程、线损管理办法,实现对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调整,确保后续工作可以在高效、顺利的状态下推进。
        3.3优化线路布局
        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对于电量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加之以往电网的设计、布局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现行格局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发挥线损管理的作用,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适当增加电网分点,然后对线路布局予以协调、统一的规划。即电力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以往的电力结构,为开展线损管理奠定基础。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线路布局整体的安全性,并减少线损、避免人员在工作中受伤,还应该积极对线路的运行实时电压进行监测,对线路部件进行定期检查。还需要对线路的结构布局予以全面分析、考虑,确保线路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减少电力损耗。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缩小用电设备、供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少线路的电阻,从而实现管理目的。
        3.4优化计量设备
        首先,在选择计量电能表的环节中,尽可能选择精度较高的设备,增强最终计量结果的精准性。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电能表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更换。其次,电力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电能表运行期间的损耗。例如,可以将一些具有高精度特点的电子表安装在其中,实现对计量设备的优化。需注意,为了避免虚报抄表数据、窃电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还应该构建一个高效计量的系统终端,将GPS负荷与计量表予以整合,实现对远程付费、远程抄表管理模式的落实,从而有效提高电能计量的精准性。计量设备的优化能够为线损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便于电力企业明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期间产生的损耗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弥补以往现场管理的不足。
        4减少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主要措施
        4.1对设备进行及时升级维护
        电力企业运营必须要考虑整个行业发展可持续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升级维护。一方面,要建立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时监控系统,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及时降低线路受损带来不必要的电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分批对老旧的线路进行整改升级,既要科学控制线路长度,又要为未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4.2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是电力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加强人才建设是保证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加强人才建设方面,既要注意人才数量建设也要注意人才素质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大量新鲜血液投入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既要培养能够进入实验室展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工作的研究的人员,又要培养能进基层架设维修电路的工作人员。
        5结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电力企业加大重视,通过恰当的方式扭转现状。需要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合理选择,进一步完善与线损管理相关的制度,同时对线路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实现对计量设备的充分运用,并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实现线损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辉.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2.
        [2]刘兆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74.
        [3]杨永义,杨长云,唐彦年,陈亚东.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221.
        [4]张崧.探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电子制作,2018(08):89-90+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