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面对日益紧张的供电问题,我国相关部门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与手段,保障供电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充分的维护变电站系统的安全性。为了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要对变电运行以及设备检修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综合了解其存在的设备缺陷问题,基于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与手段,进而为我国电力发展奠定基础。对此,本文主要对变电运行以及设备检修、设备缺陷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探究论述。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检修;设备缺陷
引言
人们生活中的用电质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否安全稳定。要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优化群众用电质量,就要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措施,同时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调修,做好变电运行设备的养护工作,使得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能够稳定进行。电力系统一直保持良好的变电运行状态,既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也能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足够的电力能源,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1我国变电站检修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科学合理的检修管理制度,电力检修工作流程不够标准化
目前,我国的变电站检修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检修人员在具体实践中操作行为不够规范,检修工作的操作步骤也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流程,从总体上来看,变电站检修管理工作不够精细化,检修效率较差,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不利于我国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多年以来,我国电力系统主要采用工作票制度开展管理工作,这一制度对于检修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要求的不够具体,针对检修工作的覆盖面不够,其中部分规定较为模糊,缺乏统一性和灵活性,容易产生分歧,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一定困难,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检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检修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检修人员的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对变电设备实施检修的现场环境、设备状况以及人员操作水平等各种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检修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如果事先对变电检修现场的具体状况不够了解,在检修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引发安全事故,危害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一些检修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素质较差,对电力检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进行电力检修时态度敷衍、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工作,以至于出现操作失误进而导致电力事故发生。部分电力企业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缺少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一些新进员工对检修方法及设备构造不够了解,在进行检修时动作不规范,操作不合理,因此好设备被修坏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些情况极大地降低了设备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变电运行设备检修要点
2.1检测变电设备电压情况
如果在没有建立接地线且停电的状况下,对变电站电力设备以及线路的电压进行检测,为保证检测电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就需要做到以下预防措施:在有电的情况下进行电线连接、关闭接地开关或者进入带电隔离带等,运用电子仪器检查电力设备和线路关闭电源,电源完全断开后才能检查电力设备以及线路存在的电压。检查电力设备或线路存在电压的过程中,验电的位置最好选择在电力设备或线路的进出口两端。另外相关的设备检查维修人员也必须使用绝缘手套以及运用专业的、符合检查设备电压规格的检测仪器,才能对电力设备或线路进行高电压检测。
2.2装设临时接地线
为防止变电设备对其检修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应及时将已断电的设备存在的电荷放尽,同时消除线路上存在的静电,避免在检修变电设备过程中突然来电,还需要在检修过程中装设临时接地线。
装设临时接地线时,最好就是将接地线装设在可能出现电压或者可能会突然有电的位置,接电线装设工作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运用连接技术进行装设。无论是安装接地线还是拆除接地线,都要两名专业的检修工作人员使用绝缘手套或者绝缘物体来完成。为了避免在进行接地线装设过程中出现变电安全事故,相关的装设工作人员应提前进行防护栏遮挡并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识牌,防止变电设备检修人员出现差错。针对只要合闸就会有电的电力设备检修处,变电检修人员就需要将“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悬挂在工作位置的开关和刀闸把手处;要是进行变电线路的检修,则需要将“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警示牌悬挂在检修线路位置的隔离开关处。另外为了防止相关检修人员对有电的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发生安全事故,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应使用隔离带将已断电的电力设备与正常供电的电力设备分开一定距离。
3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3.1实行轮班管理措施
对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来说,需要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对完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力部门应重视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成效,通过培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水平,增加工作人员进行实践培训的次数,在提升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电力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完善的值班人员管理措施,促使值班人员能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如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并找寻合适的解决办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制定紧急处理措施
雨雪、火灾或者地质灾害等环境因素对电力系统变电正常运行的影响很大,天气变化造成电力设备故障、电线断裂等情况都会影响电力系统正常变电运行。因此,电力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的必要性,对可能会出现影响正常运行的各种原因进行排除,制定出合理规范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行发电,在发现电线或其他部分出现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标注,并做好保护措施,以免对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3.3加强变电站设备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
变电站设备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电力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在电力企业运营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首先,由上级发布调度指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到调度指令后第一时间掌握任务的具体内容,详细告知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检修人员进入维修现场,根据指令停电,布置好安全措施。其次,相关负责人在现场确认安全措施和设备状态完备后,发布许可指示,然后向工作人员分配检修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后便可以着手操作。当停电和检修工作均已完成、相关人员退出现场后,开始送电。通过采用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检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检修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结语
为了保障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电安全性,就要加强对变电站设备安全管理。在实践中不仅仅要重视日常的基础维护以及维修管理,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供电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强化管理,通过科学的方式合理预防预警,降低不良损失与影响,进而在根本上保障用电系统的安全性,提升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强化对变电设备的管理以及维护,达到保障变电系统安全性的目的,也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娟.变电运行常见故障及其设备检修维护[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6):11-12.
[2]郑悦.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7):116-117.
[3]张明.变电运行设备维修检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10):11,12.